原創 劉曉博
在特朗普不斷揮舞的大棒面前,李嘉誠選擇了全面撤退。
長江和記實業公司(長和)昨天晚上宣布:與貝萊德牽頭的美資財團達成了協議,把長和控制的全球53個港口中的43個賣掉。
和記港口集團此次出售資產的總價值為2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7億元)。長和預計,經調整少數股東權益以及和記港口集團償還長和股東貸款后,此交易將帶來逾190億美元現金收入。
交易完成后,在20多個國家的43個港口的絕對控制權,也就是平臺公司80%的股權,歸了美國資本,其中包括最引人矚目的巴拿馬港口公司90%股權。
這次交易完成后,李嘉誠控制的、中國內地和香港之外的港口,基本上都歸美國人掌控了,尤其是巴拿馬運河旁的港口。
大家應該知道,老特二次上臺之后,一個重要的目標是要奪回巴拿馬運河,他說這個運河是當年美國人修建的,后來歸還了巴拿馬,但巴拿馬對美國通行的船只,包括老美的軍艦收費,還把運河控制權交給了中資公司。
這里說的中資公司,就是李嘉誠的長和。
老特威脅說,如果巴拿馬不做出重大改變,美國不排除出兵奪回運河控制權。
巴拿馬是一個只有450萬人口的小國,沒有常備軍,只有一支1萬人的準軍事力量,當然不是美國的對手。
所以巴拿馬很快就屈服了,要求終止跟李嘉誠公司的合作協議。
李嘉誠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于是就有了上述交易,不僅把巴拿馬的港口賣了,也把除中國內地和香港之外的港口,基本上都賣給了美資企業。
下圖是此次交易之前,長和控制的港口在全球的分布,其中13個歐洲,21個在亞洲,12個在非洲,7個在拉美。
在美國視為后院的拉美地區,李嘉誠此前控制了以下港口:
在歐洲的港口主要分布在荷蘭、英國、西班牙、德國、瑞典、比利時、波蘭等國。
長和是李嘉誠的旗艦,主要有四大板塊業務,港口、零售、基建和電訊。
現在港口板塊基本上都賣了,剩下的電訊估計也比較危險,長和掌控了意大利、英國、瑞典、丹麥、奧地利等歐洲國家上億人的業務,未來也可能要被迫賣出。
李嘉誠幾十年精心構筑的全球港口網絡,被老特一張A4紙的法令,就搞得灰飛煙滅了。在一個美國毀約的大時代,哪里還有什么市場經濟、契約精神?
受這個消息的影響,長和股價今天大漲了超過20%,對于投資者來說,公司能收回100多億美元的現金,總比血本無歸好。
過去這些年,李嘉誠先是從內地撤資,跑到了歐洲、大洋洲投資,現在又被美國威逼,要吐出港口等核心業務。由此可見,地緣政治變化,給企業帶來的巨大風險。
李嘉誠被迫賣核心資產并不是孤例,另外一個被擺上案板,等待美國下刀子的企業是TikTok。最終是賣掉還是關掉,尚未有結論。
其實,李嘉誠早就意識到了風險,他一直很少直接投資美國,并從2020年開始減持在歐洲的資產。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幾年里李嘉誠家族已經拋售了價值千億的歐洲業務,比如英國、丹麥、愛爾蘭等六國的2.5萬個電訊發射塔資產和業務權益,以及飛機租賃業務等。
有報道說,李嘉誠家族在中國內地的土地儲備還有超過1600萬平方米,他還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芯片、AI醫療、5G、清潔能源等產業。
比如李嘉誠基金會旗下的維港投資,就投了很多科技項目。在它投資的113個項目中,人工智能領域的就有19個,占比約17%。維港投資的實際掌控人,是李嘉誠的紅顏知己周凱旋。
周凱旋是激發李嘉誠對高科技興趣的關鍵人物,此前他比較專注于傳統產業,尤其是基礎設施(港口、電訊等)領域。
李嘉誠家族在內地、香港的房地產投資會加大嗎?目前尚未看到明顯的跡象,不過李嘉誠是靠房地產起家的,他非常善于抄底和逃頂。
相信他未來一定還會在房地產領域出手,畢竟經濟是有周期的,房地產也是有周期的。他未來在歐美市場受到了限制,一帶一路尤其是亞洲、非洲地區,可能成為他家族投資的重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