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凝聚全校師生共識、匯聚發展合力,踐行“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辦學理念,構建學生與校領導直接對話的常態化機制,充分激發學生發展內生動力,2月28日,學校以“人工智能背景下青年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為主題在東區B206教室召開雙月“學生·校長”座談會。黨委副書記、校長侯忠明出席并主持座談會,黨委常委、副校長程碧英、茍興龍、熊興中、陳光平,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二級學院黨委書記代表、院長代表、黨委副書記代表、教師代表、輔導員代表,以及學生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會議。
座談會上,同學們積極發言、各抒己見,圍繞在AI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習能力、加強學風建設、優化后勤保障、改進教育教學方式以及提升學校管理等多個方面,積極拋出問題、分享見解。同學們認為,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學校應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AI技術為教學和學習提供支持,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此外,同學們還建議學校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后勤保障方面,希望學校能持續優化校園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在教育教學上,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校管理,同學們則希望學校能更加民主、透明,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推動學校的持續發展。各職能部門也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和回應,并表示會后將根據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逐條梳理和整改落實。
侯忠明對學生代表積極發言、建言獻策的熱情表示高度贊賞,并對相關工作提出要求:一是真誠回應學生關切,真正做到“三到位”,真實問題解決落實到位、困惑問題思想教育到位、其余問題幫扶幫助到位。二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教師應率先垂范,學校則需強化師資培訓,深化課堂改革,提升輔導員的日常管理效能及職能部門的服務學生能力,力求實現教學相長、以教促學、以學促教的良性循環。三是大力加強學風建設,其核心在于激發同學們的自主性與能動性,要求每位學子都應具備明確的人生規劃與目標導向,學校倡導同學們考研或考公,雖非唯一之選,卻可作為自我審視與目標梳理的一個契機,以此作為驅動自我成長與超越的不竭動力。四是完善支持保障體系,各職能部門與二級學院應緊密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長需求,持續提供堅實的知識支撐與服務保障,這一進程永無止境,學校應致力于提供更加卓越的服務,營造溫馨如家的校園氛圍,讓學校、教師、學生三者間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期望此次座談會的召開,能夠進一步拉近彼此距離,激勵學生明確奮斗目標,共同推動四川文理學院人文特色的彰顯與整體發展的飛躍。
程碧英期望同學們在大學四年里勤勉不輟,深耕知識,勇于創新思維,積極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積累深厚學識,培養前瞻視野與解決問題能力,為未來征途打下堅實基礎。茍興龍鼓勵同學們勇于錘煉本領,面對AI不恐慌,努力成為賦能者,秉持深遠、務實、持久態度,深化認知,夯實基礎,以期在智能浪潮中乘風破浪。熊興中則從專業領域出發,強調AI發展不僅技術革新,更深刻影響人類生活、工作與思維方式,鼓勵同學們將對AI的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勇于創新擔當。陳光平表示將親自督促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針對同學們反饋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每位同學合理需求得到及時妥善解決,全心全意服務大家。
雙月“學生·校長”座談會作為學校的品牌工作,至今已有10年的歷史,切實為學生與學校管理層之間搭建了一個開放、平等、和諧的交流平臺,有效促進了雙方的溝通和理解。學校將繼續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回應學生關切的問題,推動學校各項工作持續改進和優化,為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貢獻智慧和力量,推動學校各項工作持續改進和優化,為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四川文理學院官網
編輯:譚春霞
審核:楊柳 尹亮 李美林
終審:何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