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后,這款指導價52.99萬元的“史上最貴小米單品”,僅用時2小時就拿下了一萬張大定定單。而在3月2日,雷軍也親臨小米汽車工廠,為SU7 Ultra首批車主進行新車交付。
不得不說,在產品策略和營銷層面,小米都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其實SU7 Ultra之所以能賣得如此之好,筆者認為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款新車的價格遠遠低于我們的預期。
在去年的十月份,SU7 Ultra正式亮相并開啟預售。在預售階段,這款“紐北最速量產四門車”的價格也達到了81.49萬元。而即便是如此之高的預售價格,也吸引到了不少熱衷于性能的“米粉”為其買單。
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說,SU7 Ultra的上市價格比預售價格低了接近三十萬,這也足以讓更多的消費者覺得這款車“很劃算”。所以,SU7 Ultra爆單也成為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當然,在價格之外,小米自身的造車能力,特別是制造性能車的能力也是過硬的。我們單純從性能角度出發,SU7 Ultra先后完成了全球多條之名賽道的挑戰。從紐北轉戰到天府賽道,這款車都直接刷新了量產四門車的圈速紀錄。基于此,說SU7 Ultra是全球最速量產四門車也不為過。
而且更重要的是,售價52.99萬的SU7 Ultra標準版,仍然保留了強大的性能。它與更高階的SU7 Ultra競速套裝一樣,采用三電機布局,可輸出1548Ps馬力、1770N·m扭矩,并且該有的碳纖維車身結構也是一樣不少。
基于這樣的性能,SU7 Ultra也在細分市場中難尋對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還沒有一款車能夠與前者對壘。其唯一的競爭對手,則是特斯拉Model S Plaid,它的性能相較于SU7 Ultra要更弱一些,而售價卻達到了103萬元,幾乎是SU7 Ultra的兩倍。
筆者做了一個假設,如果小米SU7 Ultra的正式售價和預售價保持一致,或者僅僅低幾萬塊錢的話,那么這款車在上市后可能會掀起很高的熱度,但最終銷售成績可能遠遠達不到現在這個地步。
而小米給新車降價接近三十萬元,其實也在說明“小米還是那個小米”。
因為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高性能汽車始終都只屬于少數人。奔馳C63、奧迪RS4、寶馬M3,這些燃油高性能車型的售價往往都在80萬元到100萬元區間,注定不會有太廣泛的受眾。
對于小米來說,窮極一切的物質資源打造這樣昂貴的高性能車其實并沒有意義,它最多只能成為品牌的性能標桿。但SU7 Ultra把最終價格落實在了一個相對有性價比的區間,這也意味著會有更多消費者愿意去試一試高性能車、試一試賽道化的駕駛體驗。或者從另一點來說,SU7 Ultra也將成為小米汽車盈利的重要支撐,推動這個品牌進一步走向市場高峰。
所以我們在最后,不妨繼續做一個假設:小米SU7 Ultra上市,為的就是“普及高性能車”這一目標。在未來,SU7 Ultra的銷量也會越來越高,為更多駕駛愛好者帶來更加理性化的選擇。至于小米汽車,則很有可能去打造一個新的“賽車生態”,讓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變得更加多元化、變得更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