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稱帝后繼續戰斗
新視角讀《漢書》之七
文/宋玉山
劉邦靠著封王和用人兩手,只用七年時間,就從一介布衣登上天子之位,按理說應該心滿意足了。可是,劉邦稱帝后,四下一看,自己直接管轄的地盤,只有關中及周邊十幾個郡,而關東大片土地,都在異姓諸侯王手里,那怎么能行呢?劉邦要的,是整個天下都姓劉。于是,他又發動了鏟除異姓王的平叛戰爭,而且平叛戰爭幾乎都是劉邦親自領兵打的。
《漢書》記載,劉邦第一個開刀的,是燕王臧荼。臧荼原是老燕王韓廣的部將,跟隨項羽入關。項羽待他不錯,封他為燕王,而把韓廣改為遼東王。韓廣不服,臧荼干脆把他殺了。楚漢戰爭期間,臧荼歸順了劉邦,劉邦讓他繼續當燕王。楚漢相爭,臧荼誰也沒幫,坐山觀虎斗,劉邦也無暇管他,如今天下已定,劉邦就要收拾他了。
劉邦征討燕王的理由,是說他造反。他為什么要造反呢?《漢書》和《史記》都沒有說,至今是個謎。臧荼反了,劉邦親自帶兵平定,只用兩個月,就把臧荼滅了,然后封自己的發小盧綰當燕王。幾年后,盧綰也反了,劉邦又滅了他,讓自己的兒子劉建當了燕王。
劉邦滅臧荼不久,就向大功臣韓信下手了。劉邦消滅項羽之后,雖然立即奪了韓信兵權,由齊王改為楚王,但對他仍然很不放心。恰在這時,韓信犯了一個錯誤,他私自收留了項羽手下的大將鐘離昧,有人告他謀反。劉邦召集眾將商量,眾將異口同聲說:“趕快發兵,滅了這小子。”
劉邦默然,又問陳平。陳平沉思一會兒,反問劉邦:“您手下將領有比韓信強的嗎?”劉邦說沒有。“您的兵精還是韓信的兵精?”劉邦說不如韓信兵精。陳平接著說:“您的將、兵都不如韓信,貿然去打,豈不危險?您不如假裝巡視南方,韓信必來拜見,到那時,只用一名武士,就可以擒住他了。”劉邦大喜,認為是好計,于是依計而行。從《漢書》這段記述來看,韓信當楚王不到一年,就又訓練出一支精兵來。韓信有如此大的本領,劉邦怎么會安心呢?
韓信聽說劉邦要來巡視,吃了一驚,這個時候,他肯定知道劉邦已經懷疑他了,便想發兵抗拒,但又覺得自己無罪,猶豫不決。有人建議他殺了鐘離昧,以求免禍,韓信聽從了。鐘離昧臨死前罵韓信:“你不是一個忠厚之人,我今天死,你明天必亡。”
韓信帶著鐘離昧的人頭去見劉邦,不料,一見面,沒等韓信解釋,劉邦就喝令武士把他綁了,扔到車上,急速回京。韓信悔之晚矣,流淚嘆息道:“果然像人家說的那樣,狡兔死,良狗烹。”因韓信謀反證據不足,劉邦把他降為淮陰侯,但不讓他去封地,而是在京城監視居住。六年之后,韓信被呂后設計殺害。
韓信被貶以后,劉邦封自己的弟弟劉交為楚王,長子劉肥為齊王,三子劉如意為代王,宗室劉賈為荊王。這樣,關東有一大片土地姓劉了。
劉邦又把目光投向韓國。韓國緊靠京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韓王信雖說是劉邦親信,但畢竟不姓劉。劉邦借故把韓王信遷到代國,建都馬邑,韓王信十分不滿。馬邑與匈奴搭界,不斷遭到騷擾。韓王信打不過匈奴,便進行和談。劉邦不干,派使者去譴責。韓王信兩頭受擠,一氣之下,投降了匈奴。劉邦親自率兵征討,不料被匈奴大軍包圍在白登山上,差點丟了老命,僥幸逃脫。后來,劉邦派將軍柴武,將韓王信殺死。滅了韓王信以后,韓地就歸中央直接管轄了。
劉邦被匈奴打敗后,回京路過趙國,一肚子火氣沒地方發泄,見了趙王張敖,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張敖是張耳的兒子,也是劉邦的女婿,張耳病死后,他繼承了王位。劉邦的粗暴無禮,激起趙國國相貫高等人的憤慨,他們陰謀刺殺劉邦,不料事情敗露,張敖、貫高等人被捕入獄。經過嚴刑審訊,證實刺殺之事是貫高等人所為,與張敖無關。但張敖畢竟要負責任,劉邦借機把他降為侯,讓自己的三子劉如意由代王改任趙王。
后來,代國國相陳豨造反,劉邦仍然親自帶兵討伐。劉邦率軍到達邯鄲,看到陳豨的部署后,很高興地說:“陳豨不南據邯鄲而阻漳水,我料定他必然失敗。”事實果真如此,說明劉邦還是有軍事謀略的。劉邦想讓梁王彭越隨軍征討,彭越卻稱病不來,只派手下一名將領去了。劉邦不滿,予以譴責。彭越害怕,想去謝罪。部將扈輒勸道:“您若去了,可能會被扣押,韓信就是這樣被擒的,不如反了吧。”彭越不同意。后來,有人告彭越謀反,劉邦把彭越抓到京城,剝奪王位,貶為庶人,流放蜀地,但聽了呂后的話,為絕后患,還是把他殺了。劉邦封五子劉恢、六子劉友,分別做了梁王和淮陽王。劉邦滅了陳豨之后,封四子劉恒為代王。
至此,漢初三大名將,只剩下淮南王黥布一人了。黥布是囚徒出身,稱王以后十分滿足,整天打獵游玩。韓信被殺,黥布恐懼,繼而彭越又被殺,黥布“大恐”。他預感到自己也難逃厄運,暗地里做好了謀反準備。
恰在這時,后院起火。黥布懷疑中大夫賁赫與自己的小妾有私情,要逮捕他。賁赫逃往京城,告發黥布謀反。黥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賁赫全族,起兵造反了。黥布對諸將說:“皇上已老,必不能來。我平生只畏懼韓信、彭越,可他倆已經死了,我還怕誰呢?”黥布曾是項羽手下第一悍將,作戰勇猛,他率軍向東攻占了荊國,殺了荊王劉賈,然后渡過淮河,猛攻楚國,一時間聲勢浩大。
此時的劉邦,已經六十歲了,而且體弱多病,本不想領兵,但怕別人對付不了黥布,只好抱病親征。劉邦與黥布相遇,見黥布陣列如同當年項羽一般,心中厭惡,責罵黥布:“你小子為什么要造反?”黥布嬉皮笑臉地回答:“我也想當皇帝啊。”其實,他是在氣劉邦。劉邦大怒,指揮大軍沖殺過去。黥布軍隊沒有料到劉邦親征,又見漢軍人多勢眾,心里發虛,敗下陣來。劉邦大軍乘勝追擊,連戰連捷,將黥布軍隊擊敗。劉邦打仗還是有兩下子的。
軍隊潰散,黥布只帶一百多人逃到江南,去投奔長沙王,長沙王與黥布是親戚。不料,長沙王懾于劉邦權威,誘騙黥布,設計殺死了他。劉邦誅滅黥布以后,封自己的七子劉長為淮南王,封侄子劉濞為吳王。
劉邦經過六七年的平叛戰爭,逐步鏟除了六個異姓王,只剩下一個長沙王了。長沙王國小勢弱,歷來順從,又殺了黥布有功,實在不好意思、也沒有必要滅他了。至此,劉邦的八個兒子中,除一人立為太子,其余七個全部封王,兄弟侄子們,也封了一批,天下終于都姓劉了。
劉邦年老多病,伐黥布時又受了箭傷,回京第二年就死了。死前仍然掛念劉氏天下,讓人牽來一匹白馬殺了,當眾發下重誓:“非劉姓不能當王,誰要違背了,天下共誅之。”劉邦是想讓大好河山,千秋萬代永遠“劉”下去。
劉邦鏟除的異姓王,都是為他打天下的功臣,劉邦靠他們登上皇位,又用他們的頭顱,構筑了劉氏江山,從這個角度講,劉邦決不是厚道仗義之人。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劉邦要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也不得不這樣做。
劉邦鏟除異姓王的目的,是建立家天下的中央集權。劉邦并非濫殺功臣,像張良、曹參、陳平、周勃、灌嬰等一大批功臣,他并沒有殺,甚至連他切齒痛恨的雍齒也沒殺,原因是他們不會對他的中央集權制度造成威脅。
劉邦也不是殺人成性,他的另一個特點,是殺功臣不殺忠臣。對威脅他皇位的功臣們,他殺起來毫不手軟,而對于忠實自己主人的忠臣們,他卻往往能夠網開一面。
【作者簡介】宋玉山,山東沂南人,1956年生,曲阜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歷任茌平縣委宣傳部新聞干事,農工部副部長,王老鄉鄉長,縣委辦公室副主任,聊城市委組織部科長,聊城市委辦公室科長,茌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聊城市統計局長,聊城市教育局長,甘肅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山東省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省委新聞發言人,山東省人大常委等職。獲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高校特聘教授。2019年退休后,撰寫《新視角讀二十六史叢書》,共13冊、300萬字,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喜馬拉雅平臺將該書以“精讀中國歷史”為題播出,目前聽眾達2.1億人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