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總有點光得自己去點亮。它可能是老朋友的電話、孩子的一句問候,也可能是房間里干凈透亮的窗臺。其實,心里有光的人,不見得非得經(jīng)歷什么大事兒。反倒是那些瑣碎的小事兒,能把日子過得透著亮。
就像家里,很多人覺得“住得舒服就行”,可真住進(jìn)去才發(fā)現(xiàn),亂糟糟的環(huán)境會讓心里也亂。反過來,每天收拾一點,東西歸好類,家里井井有條,心里也舒坦了。
有人會說,收拾房子又不是啥人生大事,哪用得著這么較勁?但這件事啊,還真不能小瞧。房子是用來住的,家是用來愛的。
生活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房間干凈了,心也干凈了,像是跟自己的生活和解了。
有些人覺得收拾家是累贅,或者想著“等有空了,再好好拾掇拾掇”。結(jié)果,越拖越亂,越亂越煩。
可是,生活從來不等人,家也不可能自己變整齊。你愿意用一點點時間去打理它,它就會回饋你一個更舒心的環(huán)境。
而且,這種“用心”的態(tài)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對生活的看法。
比如同樣是早起,有的人能在干凈的廚房里煮上一碗熱騰騰的粥,打開窗戶曬曬太陽;而有的人對著亂糟糟的桌子翻找鑰匙,弄得自己一早上心煩氣躁。
后者不是不想過得舒服,但習(xí)慣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扭轉(zhuǎn),久而久之,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的“儀式感”。
其實,這種儀式感并不是“非要買貴的”,更不是“非要裝得多好看”,而是通過一點點努力,讓家成為你愿意每天回去的地方。
例如,這位56歲的退休老師,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她堅持每天花兩個小時收拾整理,十年如一日,家里干凈得讓人羨慕。
她的家,不僅整潔,裝修風(fēng)格也特別耐看:清清爽爽的復(fù)古風(fēng),主色調(diào)是白色和原木色,陽光透過窗簾灑進(jìn)來,整個屋子又亮又溫馨。
電視背景墻沒有過多裝飾,簡單的線條感讓人一看就覺得舒服。沙發(fā)旁的小綠植,再加上地板的原木色調(diào),別提多有家的味道了。
說它像樣板間,一點也不夸張,但又比樣板間多了一分煙火氣。這樣的家,住著怎么能不舒心?
很多網(wǎng)友看到她曬出來的照片,都忍不住感慨:
網(wǎng)友@三分甜:老師家太整齊了吧!果然收拾家是一種能力,我一進(jìn)門就只會扔衣服……
網(wǎng)友@一抹陽光: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看著干凈的家,心情都跟著明亮了。
網(wǎng)友@貓尾巴:我媽也是這樣的人,不管多忙,家里永遠(yuǎn)整整齊齊。現(xiàn)在輪到我了,可惜沒遺傳到她這基因。
網(wǎng)友@煙火人間:有點慚愧,我家已經(jīng)半年沒好好收拾了,看完這篇文章,明天就買收納盒去!
生活不是一件大事拼湊起來的,而是那些每天的小事兒壘起來的。家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干凈與否,其實藏著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用點心,花點時間,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不光是為了美,也是為了自己住得舒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