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環評是鐵路初步設計批復的前置要件之一,也是這些所有要件中非常關鍵的一項,更是公眾參與度很高的一項工作。環評的目的是為了在鐵路建設前提前規避生態破壞,達到平衡基建需求與生態保護,促進綠色交通發展的目的。
而為了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增強鐵路項目透明度,減少社會矛盾。根據規定,環評全流程中至少需要公示兩次,一般來講是三次。其中第一次公示是環評工作啟動初期(報告書編制前),此時只會公開項目基本信息,目的是為了征求對環評工作的初步意見,明確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為后續報告編制提供參考。
高鐵
第二次公示則是在環評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完成后,報送審批前。此時會公布編制完成的環評報告征求意見稿,接受公眾對具體環境影響的質詢,收集公眾對報告內容的補充意見,作為修改報告和審批的重要依據。
第三次公示則是環評報告書通過技術審查后,審批前的公示。此時公示的內容包括擬批復的環評文件全文、公眾反饋意見的采納情況及說明。
從以上內容來看,環評實現了從“告知”到“互動”的遞進,確保公眾意見貫穿項目決策全過程,最終達到環境保護與公共利益平衡的目標。而項目進入首次環評公示也往往意味著該鐵路項目的建設方案已基本穩定,這也代表著項目離開工已越來越近。進入2025年以來,目前以下3條擬建高鐵已啟動首次環評公示,為開工奠定基礎。
滬乍杭高鐵
其中1條就是上海經乍浦至杭州的滬乍杭高鐵,這條高鐵去年開始突然提速,預可研審查半年后就完成了可研審查,進入2025年以來項目可研階段及初設階段相關專題編制服務陸續啟動,2月底正式啟動項目首次環評公示。
首次環評公示的項目基本信息顯示,全線新建線路長196.9km,共設9座車站,設計時速350km/h。線路東起上海東站,利用滬通鐵路二期至四團站,經嘉興南站銜接通蘇嘉甬高鐵、規劃滬杭城際,經桐鄉站銜接杭州樞紐機場高鐵,終至杭州西站。
而結合今年初浙江段可研階段及初設階段相關專題編制服務招標中的項目概況可知,滬乍杭高鐵擬設的9座車站分別是擬新建的奉賢、上海金山、平湖南、臨平北4座車站,改擴建的四團、嘉興南、桐鄉3座車站,以及起止站上海東、杭州西2座車站。
目前上海和浙江兩省市都表示今年計劃開工滬乍杭鐵路,不過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對該鐵路的表述是“努力推進滬乍杭高鐵前期工作”。
宜常高鐵(實際站點名稱有調整)
還有1條則是宜昌至常德的宜常高鐵,這條高鐵順利取得可研批復后,今年也是迅速進入初步設計階段工作推進階段,目前也已正式啟動首次環評公示,是湖北和湖南今年計劃開工的高鐵項目。
環評公示的內容顯示,該高鐵宜昌北站至常德站線路全長約234km,其中新建長陽東站至常德站段長約184km,包括湖北省境內86km,湖南省境內98km,采用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技術標準。
這條高鐵這兩年確定由原經五峰、石門的西線調整為經宜都、松滋的東線方案后就進入快速推進階段。而為了配合該高鐵的建設,目前焦柳鐵路線上的松滋站已正式更名為松滋西站,并且焦柳線上湖南境內的澧縣站也已更名澧縣北站?。
溫福高鐵
最后1條則是溫州至福州的溫福高鐵,這條高鐵目前也已啟動首次環評公示,浙江省和福建省都已將其列為今年計劃開工的高鐵項目,但鐵路上海局集團對該鐵路的表述也是“推進滬前期工作”。
從環評公示的項目概況來看,溫福高鐵正線全長302.438km(浙江省境內98.858km、福建省境內203.580km),同步建設杭溫高鐵聯絡線33.126km,溫州樞紐、福州樞紐及樞紐配套工程,設計速度350km/h,全線設站12座。
項目建成后,將有利于構建杭州至廣州(深圳)全程時速350公里/小時的高鐵新通道,未來隨著設計速度350公里的甬臺溫高鐵建設,甬廣高鐵通道也將正式形成。
本文由@鐵路叨叨嘴 原創,歡迎關注,讓我們一起關注中國高鐵等鐵路交通發展動態!(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