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學姐的口袋”,了解更多內容
文稿 | 學姐的口袋
視頻 | 學姐的口袋
01
外網科技圈徹底炸鍋了,先天沒媽圣體出生。
今年2月份,OpenAI創始人山姆·奧特曼,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張新生兒照片,配文簡短卻震撼:“我們的孩子來了。”
這個“我們”,指的是他與同性伴侶,奧利弗·穆爾赫林。
02
你沒有看錯,兩個男人,通過一項名為體外配子生成(IVG)的技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首個“雙父生育”的嬰兒。
也是一項大突破了。
目前這名小男嬰,因為早產,在新生兒的監護室觀察,不過健康狀況良好。
消息一出,全球嘩然。
有人歡呼這是“愛的勝利”,有人恐懼這是“倫理的崩塌”。
而更多人則在擔心:科技狂奔的盡頭,人類究竟會走向何方?
03
聽起來像科幻片是不是?
其實早在2023年3月份,日本科學家林克彥團隊,就用類似技術,讓兩只雄性小鼠生下健康后代。
而奧特曼的孩子,不過是第一塊砸向人類倫理的“試金石”。
04
我也是從尹燁老師的科普里,理解了這場生育革命是如何實現的。
簡單來說,就是從男性血液中提取細胞,轉化為干細胞,再誘導成卵子,與另一個男性的精子結合.
因為目前人造子宮的技術,還達不到孕育人類胚胎的條件,所以最終他們可能,是通過“代孕”誕下的嬰兒,這只是猜測。
不過,目前這樣的一個技術,兩個爸爸是可以生孩子的,但是兩個媽媽還沒有辦法生。
05
如果看到這里,你已經覺得不安,那后面的內容,更為炸裂。
這項技術,只是硅谷精英“定制后代”的冰山一角。
馬斯克被曝,他的第3個和第12個孩子,用胚胎基因篩查,刪去“不良基因”,生下“抗病版”兒子。
也就是說,馬斯克的這個孩子,很可能是一個沒有疾病、沒有其他遺傳風險的“超級嬰兒”。
不止馬斯克,富豪圈流行用CRISPR增強后代智商、體能,甚至可以預訂“藍眼睛”“高鼻梁”。
正如網友調侃:“未來貧富差距不再是錢,而是基因代碼里的0和1。”
06
如果說雙父生子,是科技對倫理的“溫柔試探”,那2018年的賀建奎事件,則是赤裸裸的“暴力破門”了。
2018年11月26日,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在中國出生,這對雙胞胎叫露露和娜娜,
這位南方科技大學的副教授,修改了其中一個基因,使她們在出生后就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07
當時,這個消息引發了全球輿論的軒然大波。
因為很多人認為,從技術層面看,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還存在諸多未知,人類對未知的東西,都有一種天然恐懼;
如果從倫理角度講,這對雙胞胎的一生都被改變了.
她們的出生,就已經注定了她們,將以“試驗品”的身份存活,時刻面臨著未知的健康風險,還要承受來自社會的異樣目光。
08
賀建奎教授,最終因非法行醫罪入獄,但他的“遺產”仍在發酵:
被編輯的基因可能增加流感易感性,兩個孩子終身面臨未知健康風險;
她們的基因修改可遺傳給后代,如同在人類基因池投入“定時炸彈” ;
更可怕的是,這場實驗打開了“定制超人”的潘多拉魔盒,當富人能用科技“刪除疾病”“增強天賦”,普通人連“基因起跑線”都失去了。
一位參與事件調查的科學家,曾痛心疾首說:“我們阻止了賀建奎,但攔不住千萬個想當‘造物主’的人。”
09
2018 年賀建奎事件之后,全球 30 個國家趕緊立法,禁止生殖細胞編輯。
可即便這樣,硅谷的那些實驗室,還是在法律的 “灰色地帶” 繼續搞研究。
就像現在山姆?奧特曼雙父生子這事兒,又把這些前沿技術推到了大家眼前。
10
我想說的是,科技從不自帶善惡,但人性總有裂縫。
對于全球1.6億性少數群體、4800萬不孕夫婦,IVG技術,也就是上面我們說的體外配子生成技術,是照亮黑暗的光;
對于一些艾滋家庭,基因編輯或許是阻斷代際傳染的希望。
這是好事。
但另一面,硅谷精英的“超級嬰兒”工廠、黑市上的“基因美容套餐”,也在撕扯著人性的底線。
11
因為現在這些技術,一次生育花費要高達上百萬美元,這樣的門檻,可能只是少數富人的 “特權”,只有他們用得起。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未來富人家的孩子,一出生就是 “滿級配置”,不僅外貌出眾、頭腦聰明,還擁有超強的身體素質;
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靠自然的遺傳,和后天的努力,那社會差距將進一步拉大,甚至可能富人和普通人,在基因上都完全不一樣了。
12
當我們談論這些技術時,相信真正恐懼的其實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它映照出的人性之暗:
就像上面說的,當一次基因優化定價百萬美元,普通人的孩子連“自然基因彩票”,都成了劣勢;
如果人類能隨意改寫基因,數年或者數萬年進化塑造的“智人”,是否會分裂成多個亞種?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似乎也沒有對錯,科技也不會因某個人而停下。
13
回望咱們的人類史,每一次科技躍進都伴隨倫理陣痛。
火曾被視作褻瀆神靈,剖腹產一度被教會禁止,試管嬰兒誕生時,更被斥為“惡魔之子”。
但最終,是人性中的同理心與責任感,讓科技回歸服務生命的本質。
14
今天,我們站在同樣的十字路口。
當奧特曼的孩子在監護室啼哭,當露露和娜娜在未知中長大,當實驗室里的小鼠一代代繁衍……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更精準的CRISPR,或更便宜的IVG,而是一份全球共識:
科技可以重塑生命,但不能計算愛的重量;
可以編輯基因,不能刪除人性的溫度。
或許,真正的文明,不是看我們能創造多少超人,而是看我們如何對待最脆弱的人。
畢竟,在生命這場漫長的進化中,比“完美基因”更珍貴的,永遠是讓人類之所以為人的,那顆跳動在胸腔里,會痛、會愛、會敬畏的溫暖的心。
文稿 | 學姐的口袋
視頻 | 學姐的口袋
圖片 | 網 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