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臺灣一名藝人王大陸因涉嫌故意傷害被移送檢方,事件起因竟然是電車的車門開關過于新奇,王大陸到達下車點后“不會開車門”捶打車窗,進而與司機產生激烈爭吵,再次讓電車的先進科技引發爭議。
這些電車為了強調與傳統汽車的差異,大量引入先進科技,其中的隱藏式門把手就多次引發爭議,而且隱藏式門把手還多次造成救援困難導致嚴重后果。
隱藏式門把手設計,在北方冬天較容易出現問題,由于冬天過于寒冷,雨雪一夜間就會將隱藏式門把手凍住,不少車主在出門的時候難以打開車門,在凍結不嚴重的情況下,車主表示需要持續呵氣融化冰雪,才能打開車門。
也有車主表示,因為冰雪凍結嚴重,開啟了暖氣融化冰雪,足足耗費了50分鐘才將冰雪融化打開車門,解凍時間過長,嚴重影響了一天的心情,導致車主那天上班遲到,因此被公司罰款。
有車主因冰凍被隱藏式門把手損傷手指、指甲等等,這些都凸顯出這類隱藏式門把手并沒有它宣傳的酷炫帶來的便利,相反給車主帶來了更多煩惱。
隱藏式門把手更嚴重的是之前發生的幾起事故,某外資百萬豪華電動汽車,由于車輛起火,外人試圖從外打開車門救援車內駕乘人員,卻因為隱藏式門把手以及電啟動等因素,導致救援人員無處著力,最終車內駕乘人員被活活燒死。
電車的諸多先進設計,其實早已引發太多爭議,而隱藏式門把手是其中之一,由于各方的爭議,這幾年隱藏式門把手也在改進設計,例如增加了機械結構等等,讓車內駕駛人員在因為故障導致斷電的情況下,也能迅速開門逃生。
電車設計引發爭議的還有引入太多功能,為了強調電車的先進科技,電車搭載了大冰箱、大電視、舒適沙發等設計,這些設計確實有助于增強汽車的使用舒適性。
為了提高豐富的功能,電車搭載了更多芯片,據悉電車搭載的芯片往往超過千顆,而傳統燃油車搭載的芯片大約在300顆左右。
電車的這種設計存在不小的隱患,因為電車搭載的電池較易發生自燃事故,而車內增加了太多的配置,電車自燃后會進一步加快電車燃燒的過程,給車內駕乘人員造成生命安全威脅;電車搭載的芯片過多,功能過多,業界都清楚功能越多,出現故障的幾率就越高,這同樣會增加電車安全事故的問題,威脅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
相比之下,發展了數百年的燃油車,向來以駕乘人員的安全為第一優先考慮,因此傳統燃油車設計首先考慮的是車輛本身,采用了可靠性更高的機械設計,減少附加功能,確保燃油車使用十年以上仍然具有可靠的性能,而芯片這類配件往往測試數年才會用于車上。
電車反映的這些問題,提醒了電車行業在引入先進科技的時候應該采取保守的態度,激進引入先進科技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如今電車的存量已超過千萬輛,發生自燃的數量正在增加,尤其是韓國仁川的電車自燃事故造成巨額損失,可能導致車主破產,這促使電車行業反思,引入過多先進科技真的合適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