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俄媒RT電視臺報道,中國新型遠程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已經進行了實彈發射測試。在性能上具備“劃時代”的優勢,射程高達100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高達10馬赫,射程和速度均超過目前最先進的導彈一倍以上。
2025年1月,美國“The War Zone”網站也曾報道稱,中國正在研發一款射程1000公里的新型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
目前,超視距空戰已經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新型超遠程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的問世,或將改變空戰規則,對全球空戰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不僅將會成為B-2和B-21隱身轟炸機的天敵,而且也會對美軍的預警機、加油機和隱身戰機形成重大威脅。
更為關鍵的是,美最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將受打擊。目前,美國B-21隱身轟炸機和高超音速導彈尚未服役,在美國六代機和“‘哨兵’洲際導彈等下一代武器頻頻受挫的背景下,B-21能否按計劃服役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美國B-2隱身轟炸機的數量僅為20架左右,數量有限,維護成本高且復雜,出動效率極低,妥善率(MCR)大約只有60%。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國最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是AGM-158、大型轟炸機、運輸機和戰斗機組合。
AGM-158導彈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目前有A、B、C三種型號。A型射程370公里,B型射程1000公里,C型專門用于反艦,射程超過900公里。
近年來,在美軍和美智庫多次涉及臺海的兵棋推演中,AGM-158導彈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例如,2023年,洛克希德·馬丁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文揚言,僅需耗費一百億美元就可以擊敗中國。
美國只需美國空軍動用43架B-1、76架B-52和20架B-2轟炸機,再搭配222架C-17和360架C-130運輸機,同時發射一萬枚該公司研發的AGM-158聯合空對地導彈(JASSM),從高空飛越西太平洋,就能夠摧毀中國的艦艇、港口和空軍基地,從而扭轉戰局。而每枚導彈的成本僅為一百萬美元,總計僅需耗費一百億美元。
2月底,香港的《南華早報》發了一篇文章,說中國的一些科研機構做了一場兵棋推演。在這場推演里,如果美國軍隊在臺灣海峽和解放軍發生沖突,他們只要發射10枚AGM-158C LRASM導彈,就能擊沉解放軍的防空驅逐艦。
從中可以看出,AGM-158、大型轟炸機、運輸機和戰斗機組合對美軍的重要性。
中國新型遠程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可能配備雙向數據鏈,與預警機、衛星、無人機和遠程雷達實時組網,構建“發現即摧毀”的殺傷鏈閉環。可以在遠距離有效探測和攔截美軍的大型轟炸機和運輸機。
AGM158導彈雖然號稱最大射程達1000公里,但如果采用超低空和迂回路線突防的進攻方式,實際射程將會大幅縮短至400至500公里左右。
因此,中國新型遠程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完全可以在美國軍機在進入AGM158導彈射程前對其進行攻擊,使其無法進入導彈射程范圍。
B-1和B-52轟炸機、C-17和C-130運輸機體積大、機動性差且缺乏隱身能力,難以規避遠程高超音速空對空導彈的攻擊。
因此,隨著中國遠程高超音速空空導彈問世,美最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將受打擊。同時,美軍的預警機也將會面臨嚴峻的挑戰,如果失去了預警機的支持,在中國隱身戰機和一系列中遠程空對空導彈面前,美軍將處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