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吉林旅游文化叢書新書發布會在中國旅游出版社舉行。
在發布會的專家點評環節,來自文化和旅游、歷史、文物、生態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為叢書的三本分冊《吉山吉水·生態吉林》《洞見傳承·人文吉林》《寶藏歷史·歲月吉林》做了視頻、書面點評。
專家們一致表示,叢書以學術為根基,以文化為紐帶,通過系統性挖掘吉林文旅資源,向世界傳遞了這片黑土地的生態之美、歷史之厚與人文之韻。
讓我們跟著專家的視角,走近吉林,了解吉林。
專家點評
王志發
文旅專家,原國家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拿到吉林旅游文化叢書,幾日手不釋卷,一口氣讀罷各分冊。作為曾在吉林工作生活多年,且又在國家旅游部門任職十余年的特殊讀者,無論是第二故鄉的鄉愁,還是旅游人的職業敏感,讀其文若如數家珍,見其景似身臨其境,敘其事更覺歲月悠悠……親切感、親近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與叢書有著高度共鳴。我為叢書的創作和出版表示崇高敬意!
叢書具有幾個鮮明特點:一是知識性強,書中敘述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物候文化等,或鮮為人知,或釋疑解惑,是很好的人文宣傳和科普教育。二是可讀性強。叢書作者多為著名學者,寫作功底深厚,考察采訪深入,素材挖掘深透,文字文采引人入勝。三是引領性強。叢書作為吉林文旅名片,必將成為人們游走吉林、認知吉林、熱愛吉林的窗口和紐帶,從而助推吉林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專家點評
傅伯杰
自然地理學家、景觀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
作為一名自然地理和生態景觀研究者,我深知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我們不僅要研究自然,更要普及生態知識,讓更多人了解和珍惜我們的自然環境。吉林旅游文化叢書不僅展示吉林文化和旅游資源,更是一份歷史、人文和生態科普的寶典。從《吉山吉水·生態吉林》分冊來看,書中不僅展示了吉林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現象,還深入淺出地解釋了這些生態資源的形成過程和發展規律,用故事化、散文化的筆觸,將復雜的生態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讀者在閱讀中既能感受到吉林的自然之美,也能獲得知識上的啟迪。
我贊同這種從科普角度出發,以輕松的方式普及生態知識的做法。吉林旅游文化叢書不僅能讓你深層次地了解大美吉林,更能帶你認識這個美麗生態世界和人文現象的豐富內涵。期待這套叢書盡早面世。
專家點評
孫若風
文旅專家,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
這套叢書讓我們認識到,在旅游業全域化、大眾化、生活化的蓬勃發展中,在空前擴大的行業格局中,歷史、人文、生態、文旅融入相關經濟,這四個方面構成了旅游業的主要框架和基本邏輯,是各地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彼此也是最好的“搭子”。
叢書從旅游的視角,打開吉林的一個個“寶藏”,引領讀者走進歷史、走進人文、走進山水,走進冰雪經濟。這是文旅融合成效在出版物上的縮影。
叢書在編寫中引入專家、作家和旅游達人,以專業性求“信”,以文學性求“雅”、以達人式分享求“達”,使得每冊各具特色,全冊又有統一風格。這樣的表達方式,增強了可信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從旅游的角度說,則是增強了代入感、體驗感和情緒價值。
專家點評
毛佩琦
文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明史學會首席顧問
這套叢書的特點是,既全面涵蓋了吉林省的各個旅游景點,同時又做到了精要而不繁瑣。它既有嚴肅的學術性,但又不生澀,又有生動活潑的可讀性。這一套叢書的制作團隊,兼有學術功力和文字表達藝術感。他們把嚴肅的旅游題目,做成了生動活潑的、帶有引導力的一套叢書。
這套書必將為吉林省旅游事業提供基礎性建設,同時也為各地旅游圖書的編纂出版,提供了可以參考借鑒的范例。
專家點評
卜 鍵
文史專家,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原常務副主任、原文化部清史纂修與研究中心主任
對于叢書我想談三點。
第一,這個選題具有大視野,非常開闊的視野,既有歷史的縱深也有現實的廣闊。吉林這個地域非常遼闊,我是做清代文史研究的,吉林在清代更為遼闊。
第二,這套叢書的組織者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作者隊伍。選擇了一種讓讀者感到很親切的寫作的角度。作者立足于今天,立足于當下,回望歷史。作者通過撿拾歷史的碎片,經過思考和過濾,把它們拼接成色彩厚重的人文長卷,做得很不容易。
第三,這套叢書的設計和內容,文字的表達都非常好。書的文字都清新流暢,很容易閱讀。而且書中內蘊著一種溫情,對祖國文化的溫情——這是著名的歷史學家錢穆先生說過的話,他說對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應該有一種溫情。我在這套叢書里體會到了那種溫情。我想圖書里面也一定會有編輯付出的心血和付出的專注,所以也要感謝為此默默奉獻的編輯同事。因為自己做過多年的編輯,主持過出版社的工作,我覺得能把文字捋順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非常感謝出版社的編輯們。
專家點評
魏 堅
歷史專家,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特聘教授、邊疆考古研究院院長
審讀這套叢書,感覺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色:
第一,創作團隊高端大氣。主創團隊都是由資深考古學家、生態學家、著名文化學者、旅游從業者和媒體人領銜,幾經實地調研、反復修改打磨后再定稿,保證了叢書的專業水準和寫作質量,多層次地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與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二,人文自然契合相融。各分冊選定的主題各自獨立,但又因旅游文化的主題而彼此交融,其內容既體現了吉林大地的美好風光和冰雪美景,也將長白山下人類的古老歷史和燦爛文化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第三,文筆雋永圖文并茂。因主創團隊基本出自高校、科研部門和新聞媒體,對各自的專業領域有著深刻的了解,且掌握著基本資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因而保證了叢書內容的科學性和全文插圖的質量。
第四,深入淺出流暢自然。雖然主創團隊基本出自學術部門和科研系統,但在叢書出版方的統籌下,盡力將學術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學術成果,盡量轉化為清新自然、活潑流暢的文字,保證了這套叢書的可讀性。
《吉山吉水·生態吉林》
由生態專家、東北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盛連喜教授擔任主編,由曾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護戰略總監的生態學博士王蕾攜團隊擔任主筆,按一山三江源的框架,從生態角度介紹吉林之美,呈現吉林生態資源的豐富性、完整性及獨特性。圖書秉承科學嚴謹的態度和文學化的流暢表達,帶領讀者見識吉林的各種珍稀物種和奇妙的生態現象。
《寶藏歷史·歲月吉林》
由遼寧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原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金旭東和原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安文榮擔任主編,由吉林省考古界、文物界和歷史學界的著名專家組成寫作團隊。以文物考古這一科學維度,從時代更迭入手,分為史前淵源、陶石古韻、多元共生、邊塞雄風、東明開國、永樂無疆、海曲華風、金戈鐵馬和整合重聚九個部分。
《洞見傳承·人文吉林》
由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吉林著名文化學者、民俗學專家曹保明老師擔任主編,由有著央媒記者、文化顧問等不同身份的文化旅游達人擔任主筆,從一個省外人的角度去觀察、認識和書寫吉林的民俗。玄冬、九春、朱明、金天,隨著四季更迭,豐富多彩的獨特民俗文化一一在書中精彩亮相。
當當掃碼購買
《吉山吉水·生態吉林》
《寶藏歷史·歲月吉林》
《洞見傳承·人文吉林》
京東掃碼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