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據CDE官網公示,百濟神州申報的1類新藥注射用BGB-C354獲得一項新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
BGB-C354是一款靶向B7H3的抗體偶聯藥物(ADC),是百濟神州在實體瘤領域布局的一款新分子實體。該產品此前于2024年9月首次在中國獲批IND,此次獲批的這項臨床研究,是探索這款ADC聯合抗PD-1單抗替雷利珠單抗治療實體瘤的潛力。
2024年10月14日,百濟神州在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公示其B7-H3 ADC藥物 BGB-C354 的I期臨床研究,評估BGB-C354單藥以及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初步抗腫瘤活性(僅開展單藥試驗),國內計劃入組150人。此前,BGB-C354已在美國和澳大利亞開展FIH研究(NCT06422520)。
據近期百濟神州公布的全年財報,該公司將于2025年下半年取得BGB-C354的內部概念驗證數據。
百濟神州ADC管線中除了靶向B7H3的ADC,差異化ADC管線如靶向B7H4的BG-C9074、針對CEA的BG-C477,以及小分子領域的CDK4抑制劑BGB-43395、泛KRAS抑制劑BGB-53038等,均展現出實體瘤治療潛力。
CD276(B7H3)是多功能免疫檢查點分子,在腫瘤細胞中高表達,在正常細胞中低表達或不表達,其表達與癌癥預后相關。作為B7家族的一個跨膜蛋白,B7H3在多種癌癥中經常過度表達,包括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HNSCC和食管鱗狀細胞癌,并且其過度表達與不良預后相關。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多款以CD276(B7H3)為靶點的新藥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進入3期臨床研究階段:
- 第一三共與默沙東共同開發的靶向B7H3的ADC產品I-DXd已經啟動3期臨床研究,針對適應癥為小細胞肺癌、食管鱗癌;
- B7-H3:翰森制藥的HS-20093(B7-H3靶向ADC)已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用于骨肉瘤治療。
- 宜聯生物研發的ADC療法YL201也已經在小細胞肺癌、鼻咽癌等適應癥上開展3期臨床研究。
處于臨床階段的B7-H3 ADC
吉滿生物針對 CD276(B7H3)靶點,成功構建包含人源化、靈長類等多物種的穩定表達細胞系,并同步開發出配套的參照抗體和蛋白產品,形成從靶點驗證到藥效評估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