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是去年8月,中國向沙特交付的沙特阿美馬贊油氣集輸平臺。
重量超過17200噸,高度超過24層樓,甲板面積差不多有15個籃球場大: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建造的重量最大的國際海洋油氣平臺。
據說,這一單就有7億美元!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和沙特雙邊貨物進出口額是1075.34億美元。其中,中國對沙特出口500.5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16.8%。
簡單換算下,沙特去年在中國買了3600多億人民幣的商品。
還有數據顯示: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在華投資額超過220億美元,出手闊綽的投資,像是2023年以約34億美元對榮盛石化進行戰略股權投資,2024年7月以約9.85億美元與晶科能源光伏合資項目等。
實際上,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是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
這個“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的中東土豪,為什么愛和中國做生意?
其實,這一切背后的緣由,既有歷史上的姻緣也有現實的雙向奔赴。
這要先看懂沙特神秘的過去。
沙特全稱沙特阿拉伯王國,位于亞歐大陸西部的阿拉伯半島,人口有3200多萬。由于身處特殊的地理位置,沙特沒有沿海國家那般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其70%的面積為沙漠、荒漠,年平均降雨不足200毫米。
但上天卻因此給了沙特另外一個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的恩賜——石油。
1938年,沙特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加瓦爾油田,這一發現徹底改變了沙特的命運,使其迅速成為全球石油生產大國。直至目前,沙特原油探明儲量382億噸,占世界儲量的17.3%,居世界第二位。
毫不夸張地說,正是靠著坐擁石油寶庫,歷經數十年開采,中東國家積累了巨額財富,即便是到2023年,以石油為核心的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有46.97%。
制圖:華經產業研究院
有石油就意味著手里有“黃金”,不過,從大量油田的發現到整個二十世紀末,沙特最忠實的依仗并非中國,而是美國。
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沙特石油多,美國有技術和資金,又正處于工業快速發展階段,雙方一拍即合。
那會兒,美國人幾乎是包辦了沙特石油的勘探、開采、提煉、運輸、銷售,還把石油與美元交易掛鉤,而沙特王室則可從中分上一杯羹。
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沙特都悠閑地當著土財主,雖然大頭給了老美,可為了維持與美國的盟友關系,即便是眼前的中東正在發生各種混亂危機,沙特王室也選擇了置之不理。
不過,隨著以色列對中東地區的頻繁進攻和1973年中東第四次戰爭的爆發,有錢沒“保鏢”沙特開始感覺到了危機,就找到美國人幫忙想購買些防身用的“東西”,但出乎沙特的意料,美國人卻對此睜只眼閉只眼。
這下可把沙特急壞了,于是沙特通過好朋友巴基斯坦的介紹,找到了中國。
1986年,沙特王室憑借巴鐵這層“中介”關系,雙方做成了第一筆生意,中國賣給了沙特一批名為“東風”的利器,第一筆生意就達到了35億美金,而那會兒中國的外匯儲備也才20億美元出頭。
沙特土豪,這一出手,就是天文數字!
正是依托于這筆雙方都滿意交易的契機,沙特與中國的關系迅速升溫。
1990年,中沙兩國宣布正式建交,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正掀起改革開放的第二次浪潮,對石油等更有著顯著需求。
由此,兩國的生意往來便從軍事領域快速發展至其他方面,并很快又達成了一筆高達20億美金的石油和糧食貿易協議。之后沙特不斷地賣給中國所需的石油、化工原料等,中國也給沙特供應輕工業品、農副食品和武器等。
2001年7月,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并在隨后的12月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沙特很快就意識到,中國正日益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也正是從那年開始,沙特與中國的生意開始越做越大,并一直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第一大貿易伙伴。
2013年,中國成為沙特第一大貿易伙伴;
2022年,中國與沙特雙邊貿易額達到1160.4億美元,同比增長33.1%;
2023年,中沙兩國央行簽署本幣互換協議,同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72.3億美元。
制圖:華經產業研究院
現在,中國對沙特的出口已從2001年那會兒的以輕工業品為主變為出口新能源汽車、高精密機電產品、金屬及其制品、輪船飛機、高端紡織服裝等產品。
進口主要還是原油、石化等產品。
換句話說,中國賣給沙特的商品不斷升級,其背后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不斷升級,這就意味著沙特可以從中獲得更大的好處。
的確,沙特愛和中國做生意的第二個原因便是:現實主義。
得出這樣的結論并非沒有道理,這里面既有沙特不想一直吃石油老本的考慮,也有中國本身的巨大吸引力和對其存在的巨大價值的考量。
畢竟,富豪也不是沒有煩惱的。
過去到現在,石油都是沙特最大的“金礦”,但在《巴黎協議》后,石化能源的價值正在面臨下降風險。如IEA就曾預計,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結構中的份額將從2022年的29%上升到2025年的35%,年增長率將超過9%。
EVTank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823.6萬輛,同比增長24.4%,并將保持持續增長,鑒于汽車對石油的使用消耗占比近7成,未來,全球汽車市場對石油的需求大有下降趨勢。
恰好中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消費國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中國新型可再生電力份額在2025年將達到全球三分之一。
而以石油為核心的工業在沙特經濟體量很大,又長期是我國最大原油供應國,考慮未來全球以及中國的新能源和低碳的經濟戰略,沙特顯然不想在石油上躺平。
沙特的石油收入占GDP比例也從2014年的44%暴跌至2022年的28%,沙特王室深知,躺在油罐上吃老本的日子到頭了。
其實,沙特對此不是沒有認知,早在1970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就想到了改變,還確定了“經濟多樣化”的目標,無奈石油帶來的錢太舒適,以至于沙特一直沒能從中走出來。
直到2016年新王儲上臺,沙特才有“2030年愿景”,并列出300個具體轉型目標,誓要在制造業、科技等領域進行升級,改變過去極度依賴石油的經濟格局。
改變這一格局,沙特的第一個招數就是,希望中國參與到沙特的多元化經濟發展中。
于是我們看到:
2016年,沙特成為中東最快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對接協議的國家;
歷年珠海航展,沙特都要來買買買,每次金額都多達上百億;
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企僅用了3天參展時間就在沙特拿下2000萬訂單;
2024年,沙特主權基金還與中國六大銀行簽了500億美元協議,致力于推動中國企業在沙特的便利化投資合作;
而中企更是包攬了包括麥麥高鐵、吉達新城等沙特城建項目,把咱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帶進沙漠;
即便華為這種科技巨頭,也參與了沙特的5G智慧和超算中心建設,極大幫助當地改善了信息基礎設施水平。
對于中國在參與沙特經濟轉型中的角色,沙特駐華大使哈勒比說得很直接
,“中國是沙特轉型的首要合作伙伴,沒有之一?!?/p>
而投資和購買,則為沙特想通過與中國的生意往來,促進自身發展轉型的又一種方式,因為多年的石油經營,讓沙特手里有的是錢。
投資主要是通過沙特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和沙特阿美,沙特也把它們的定位劃分得很清楚:分別對應資本投資和實業投資。
2019年起,PIF開始與中國國家級投資公司、科技企業以及地方政府合作。
公開資料表明,PIF在中國的投資額已達220億美元(約1600億元人民幣),主要聚焦可持續發展、科技、汽車、衛生、文娛等領域。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字節、滴滴、蔚來等背后其實都有他們投資的身影。
另一大投資主體沙特阿美更加直接,參與了對華石化和非石化的諸多領域的布局,進而獲得更長遠的合作價值。
甚至有數據顯示,沙特阿美在2023年成為投資中國最多的海外公司。
作為投資手段,沙特確實善于精打細算,想法也很直接。
它所投的要么就是聚集在與沙特相關的“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特2030愿景相關的大項目;要么就是側重投資中國的科技企業,既從中得到投資回報,也順便把生意和項目機會帶回沙特。
例如,沙特阿美在投資了吉利和雷諾的合資公司時,目的是研發下一代合成燃料和氫能技術,并把其引入沙特。
沙特資本在華投資的底層邏輯是,其國家和中國經濟互補性比較強,沙特本國缺乏新能源、基建、科技、文娛等產業,中國近年在基建、高科技、國際貿易、人民幣地位等領域的發展有目共睹,沙特顯然不想錯過。
沙特財政大臣穆罕默德·賈丹在接受專訪時也談到了這一點。
他認為,“中國在綠色產業和可再生能源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汽車、電池和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方面有很多新技術受到全球關注。沙特正努力拓展對華合作方式,學習中國先進技術。”
可見,沙特不僅看重眼前的利益,其更注重長期合作和投資回報。
沙特與中國的合作其實也反映了國際關系中的一種新趨勢。
這種趨勢,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基于實惠互惠的經濟雙贏、價值互換,并且還把往來從單純的生意擴展到了民間關系。
舉個例子,沙特的石油儲備量很大,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得也很快,但中國沒有因此大幅減少與沙特在石化領域的合作,反而是沙特用石油收益投資中國新能源,中國也在用技術和產業落地的方式幫沙特發展綠氫等。
又比如,來自深圳的無人機企業還給沙特量身打造了“沙漠巡檢無人機”,并參與了沙特許多國家級別的慶?;顒樱阎袊降目萍祭寺粼诹松程氐囊箍?。
像這樣的案例其實還有很多,更可貴和關鍵的是,這里面沒有摻雜一些錯綜復雜的附加條件,光憑這一點,沙特人會覺得同中國人做生意,就是一個實在。
不僅如此,貿易往來也促進了兩國民間關系發展,也就是說中沙人民私下的關系也不差。
2023年,沙特正式對中國全面放開了旅行和航線業務,并就此推出了沙特版微信小程序等在內的一系列簡易服務,直接把中國人的情緒價值拉滿。
2023年至2024年間,前往沙特旅行的中國游客總數也隨之增長超過40%。
兩國又在近期簽署了關于舉辦2025中國-沙特文化年的執行計劃,其目的就是想通過這些方式,讓雙方的民間關系更加友好,人員的商業貿易和生意往來更加方便。
而這也是沙特另外一面獨特的“中國情結”。
說到底,沙特與中國的生意,是生意又不只在于生意,從歷史的緣分到現實的利益,沙特有著諸多想與中國合作的理由和機會。
更重要的是,兩個國家一起塑造了全球經濟體互利共贏的新合作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