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政政策重拳化解房地產行業風險,這是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首要保障。兩會報告提出要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財政政策是最高效、最直接的救市手段,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能夠直接變現房企現金流。政策上首次提出可以通過專項債來償還政府拖欠企業的欠款,因此,房企現金流情況會大大緩解,房企的償債壓力會大幅下降,行業風險會明顯降低。
2、信貸政策發力,加大“白名單”投放力度,保交樓問題將會全面解決。今年會延續去年住宅白名單全覆蓋的政策導向,預計今年投入力度仍然會超過2萬億,信貸支持的力度也是空前,保交樓問題在2025年將會全面解決。這不僅是民生問題,對于穩定樓市,提振樓市信心也有積極作用。
3、2025年是住房新模式探索和踐行的元年,也是長效調控機制深度改革的一年,預計有四大模式的探索:第一、進一步構建保障住房和市場化改善住房的二元居住格局;第二;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以“人定房”是大趨勢;第三、逐漸構建“現房銷售”、低杠杠率、慢周轉的開發新模式;第四、開啟全生命周期、全過程的強監管階段。
4、保障房建設會進一步完善,并成為世界最大的保障住房體系。保障房的作用在2025年會進一步凸顯,第一、通過收購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房的模式,來直接化解樓市庫存壓力和房企的風險,對于穩定樓市起到積極作用;第二、保障房的投資和建設對于帶動房地產上下游、拉動GDP增長也有立竿見影的作用;第三、保障房能夠有效降低大學畢業、城市新進人才的住房成本,對于當地的產業創新,城市活力、消費能力的釋放都有積極的影響;第四,報告首次提出把符合條件的農村轉移人口納入到城鎮住房保障體系,這對于城鎮化有直接推動作用。
5、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大力度全面救市政策,今年要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也就是說樓市不穩政策不止,直到穩定為止;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預計今年一線城市的限制性政策有突破的空間,預計今年房地產將會呈現一份滿意的答卷。
—關注同策研究院視頻號—
—誠邀您填寫租房問卷—
—上海年報下載—
聲明:本同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內容版權、報告發布等最終解釋權歸同策研究院所有。所述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市場交易和投資建議。未經本公眾號授權,嚴禁在任何平臺(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眾號)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錄音、錄像)傳播本同策研究院公眾號刊發的所有內容。抄襲、盜用及篡改我司發布內容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大家監督舉報。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疑問請聯系郵箱songxuemei@tospur.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