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近對烏克蘭的壓力很大,又是吵架又是暫停援助,但是依然看不到烏克蘭兵敗如山倒,這是為何?
沒有美國的支持,烏克蘭必敗無疑嗎?這個問題搞錯了一個基本前提:俄烏沖突并非是一場靠外來支援就能決定勝負的戰爭。
烏克蘭問題的根源在于蘇聯解體后因民族、領土、經濟問題而在原蘇聯加盟國之間產生的諸多矛盾,直接原因則是2014年烏克蘭政變后由烏國內矛盾激化引發的俄烏兩國關系惡化。
換句話說,這場沖突雖然直接關乎俄美、俄歐關系,但歸根結底還是俄烏之間的問題,外部對烏克蘭的支援只能算是影響因素。
即便考慮到實際的物力支持特別是武器裝備支援能在戰術層面決定一些戰場走向,但戰略層面仍然由俄烏兩國之間的力量對比決定,除非北約國家將俄烏沖突定性為俄羅斯對西方的武裝干涉、并直接組建至少有10萬人以上規模地面部隊的聯合部隊進入烏克蘭與俄羅斯直接交戰,否則美國和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援就必然會打成添油戰術。
對俄羅斯歷史有所了解者會對這種局面感到熟悉,早在20世紀30年代,這種局面就已經發生過了——蘇芬戰爭中,蘇聯與芬蘭的戰場斗爭態勢幾乎就是俄烏沖突的預演,當時蘇聯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工業生產能力以十分難看的戰場損失和戰術水平,硬是部分實現了預定戰略目的、逼迫有歐洲國家大力支持的芬蘭在談判桌上就范。
因此,烏克蘭的失敗根源在于相較于俄羅斯來說自身實力實在太差、又沒有能力將沖突全面擴散到西方國家,這種完全不對等的力量對比,根本無法靠外援實現逆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