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全國多地迎來暴雪、寒潮、降雨、冰雹等復雜天氣,讓人們提前感受到“倒春寒”的威力。專家提示,氣溫起伏容易導致感冒、流感、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高發,尤其是老人、兒童和免疫力較弱的人群,更容易“中招”,建議做好防護。那么,如何在倒春寒中做好保暖預防疾病?
為什么倒春寒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
倒春寒是指春季氣溫回升后,突然出現的寒潮天氣。這種天氣變化劇烈,常常伴隨著大風、降雨甚至降雪,導致氣溫驟降。
一方面,人體的呼吸道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尤其是鼻腔和咽喉部位。當氣溫驟降時,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導致局部免疫力下降,病毒和細菌乘虛而入。此外,室內外溫差大,頻繁進出室內外,容易導致身體受涼,更容易引發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癥狀。
另一方面,空氣濕度較低,病毒在干燥環境中更容易傳播。常見的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活性增強,導致感染風險增加。
倒春寒期間如何預防呼吸道疾病?
倒春寒期間,氣溫變化大,早晚溫差明顯,外出時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物,做到“三暖”:暖背(穿戴背心)、暖腹(避免露臍裝)、暖足(穿厚襪)。盡量減少在寒冷環境中的停留時間,尤其是老人和兒童,外出時可以佩戴口罩,減少冷空氣對呼吸道的直接刺激。
此外,倒春寒期間,空氣干燥,使用加濕器可以增加室內濕度,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3次,每次15-20分鐘,減少病毒在室內的積聚。
健康防護也必不可少。注意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合理飲食,保證充足睡眠,適量運動,避免在寒冷天氣中進行劇烈戶外運動。
如果出現呼吸道癥狀,該怎么辦?
及時就醫。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尤其是持續不退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合理用藥。不要濫用抗生素,大多數呼吸道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濫用抗生素不僅無法緩解癥狀,還可能導致耐藥性。對于普通感冒和流感,可以使用退燒藥、止咳藥等對癥治療,緩解癥狀,也可以使用治感冒、抗流感的中成藥連花清瘟等。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肺病科主任楊善軍介紹,連花清瘟是中醫藥治療流感的代表之一,它不僅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復制和傳播,還能緩解因流感引起的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等癥狀。
多休息,多喝水。出現呼吸道癥狀時,身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對抗病毒,因此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同時,多喝水有助于稀釋痰液,緩解咳嗽癥狀。
初春冷空氣活動頻繁,動不動殺個“回馬槍”,但只要我們做好科學防護,就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另外溫馨提示:倒春寒期間,尤其是老人、兒童和免疫力較弱的人群更需注意防護。如果出現呼吸道癥狀,及時就醫、治療,切勿拖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