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橄欖綠邂逅志愿紅,當戰地精神融入文明實踐,這就是雷鋒精神在新時代最美的綻放。3月4日,以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為契機,宜興市紅十字會、宜興市新媒體行業紅十字會聯合宜興市新街街道潼渚村、宜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駐宜武警某部、潘漢年實驗小學、宜興市思遠愛心書社共同開展了 “薪火永續?紅色傳承 —— 軍地共建學雷鋒實踐行動” 主題活動,以立體化、沉浸式的活動矩陣,在春日暖陽中鋪展出一幅軍民魚水情的時代畫卷。
宜興市紅十字會精心籌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急救知識培訓活動。活動現場,專業的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師化身知識傳播使者,將目光聚焦于海姆立克急救法與心肺復蘇操作這兩項關鍵急救技能上。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師先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針對不同年齡段,如成人、兒童及嬰幼兒的差異操作要點,包括如何精準定位按壓部位、發力的技巧與節奏等。對于心肺復蘇操作,從判斷患者意識與呼吸的方法,到胸外按壓的深度、頻率,再到人工呼吸的規范流程,都一一展開,每一個步驟都剖析得十分透徹。
在參與式學習環節,學生們踴躍上臺,在培訓師的指導下親自上手實踐。一開始,有些學生略顯緊張,動作稍顯生疏,但在培訓師耐心地糾正與鼓勵下,逐漸掌握了操作要領。
隨著一次次成功的模擬操作,學生們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這種參與式的學習方式成效顯著,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們的興趣與參與度。原本停留在書本上晦澀難懂的急救知識,此刻真正轉化為他們能夠隨時應用、守護生命的寶貴技能。此次培訓,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實用的技能,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關愛生命、應對突發狀況的種子,意義深遠。
在活動外場,軍民協同的溫暖服務如春風化雨。武警官兵們憑借精湛的技術,幫助現場村民維修家電,給他們帶來義診和義剪活動。移步內場,紅色基因的傳承在書香中流淌。現役軍人以生動的革命故事為切入點,講述了野戰連、紅軍連尖刀班以及沈寶江等革命先輩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奮斗的事跡。通過這些真實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村民和學生們深刻感受到紅色革命精神的內涵,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武警官兵還進行了隊列展示和戰術動作演示。整齊劃一的隊列表演,每一個動作都精準有力,充分展現了軍人風采。
雷鋒,是時代的楷模,精神的豐碑。他對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已然成為了無私奉獻、助人為樂、敬業愛崗、釘子精神等高尚品德的象征。這場軍民攜手共繪的"文明實踐圖",不僅增進了軍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激發了村民和學生的愛國情懷,為構建和諧社區、推動鄉村振興貢獻了積極力量,更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讓紅色基因在傳承中不斷發揚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