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明鏡》周刊3月2日報道,在同樣面臨美國關稅威脅的情況下,歐盟和中國正在走近,不久前,中國還被歐盟視為全球經濟中的“壞孩子”。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去年7月在提到中國時使用“更具侵略性的態度和不公平的經濟競爭”等,而6個月后,她希望“再次培養和深化與中國的關系”。
為什么歐盟對中國的態度會發生持續回暖的變化?是歐盟大佬良心發現還是另有原因?
其實歐盟之所以與中國的關系一步步走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經濟是真正推動中歐關系走近的主要原因。多年來,中歐經貿關系日益頻繁、緊密,雙方的經濟互補性更加密切,2024年雙方的貿易額達到歷史性的7858億美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歐成為真正拆不散的經貿伙伴,一旦雙方脫鉤斷鏈,誰也承受不起在經濟上的巨大損失。
其二、政治因素也是促進雙方走近的重要因素。隨著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上臺,美國強勢推出的“美國優先”再次遭到世界各國的共同抵制和反對,美國肆意揮舞制裁大棒對中國和歐盟在經濟上都造成重大損失。反觀中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友好協商,互利共贏,使歐盟領導人看清了更加依靠誰才能使自己獲利的真相。維護世界和平和繁榮成為雙方共同的目標和責任,也促使雙方更加走近。
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系,一直把發展中歐關系視為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只要歐盟不再充當美國的打手,能夠撕下虛偽的面紗,與中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誠對話,友好協商,中歐關系的未來就一定會更加燦爛,前景會更加光明。
來源,光明網
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