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現(xiàn)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美國靠山,希望這個教訓能讓眾多小國注意以下四種生存原則。
(1)實力建設,別自廢武功。
實力很重要。其實從地理規(guī)模看,特別是和亞洲比,荷蘭、比利時,甚至英國都算是小國,但他們在歷史上都曾崛起成為殖民帝國。經歷了海上崛起,英國從此成為了大國。哪個大國在崛起之前不是小國?連日本在近代史上也曾是可以欺凌中國的列強之一。
只要自強不息,小國可能有實力自存,瑞士也是一個重要例子,全民皆兵加強國防,周邊大國不敢打主意。
(2)以小事大,非常考驗外交智慧,不能光是一邊倒,
近代土耳其帝國是個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它加入德國一邊吃了大虧,領土瓦解了超過一半以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土耳其和西班牙都老老實實不參戰(zhàn),結局都不錯,西班牙法西斯政權還延續(xù)了幾十年。最拎不清的是保加利亞,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打錯了算盤,站在德國一邊參戰(zhàn),第一次想吞并希臘土地,第二次還是,結果兩次挨打,從此在國際舞臺上邊緣化。
烏克蘭則不知要被打幾次。
(3)中立需要技巧,也不好兩頭玩弄
俗話說弱國無外交。但是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不要選邊站確實是小國唯一的外交智慧。
戰(zhàn)國時的秦國實行“遠交近攻”是為了吞并韓魏,那是大國智慧。而如果小國韓魏搞遠交近攻就是給人當炮灰了。
“驅虎吞狼”從來不是良策,但是很多小國搞過。比如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朝鮮企圖借日本趕走中國影響力,又借俄羅斯斗爭日本,自己沒能耐沒實力,想靠玩弄大國來實現(xiàn)自立自強,結果日本打贏日俄戰(zhàn)爭就把它吞了。
中立化不等于誰都拉攏。當你誰都不招惹,不惹麻煩,你就像是宴會上的淑女,誰都想搭訕,如果你誰都想套近乎得好處,你就是聚會上的蕩婦,所以現(xiàn)在看印度妄圖左右撈好處,麻煩還在后頭。
(4)選擇重利忘義的霸主國,就等同選擇背叛
這個曾是巴基斯坦的重要歷史教訓。冷戰(zhàn)有段時間非常激烈,當時印度和蘇聯(lián)友好,于是美國和巴基斯坦開展很多重要的戰(zhàn)略合作。連中美建交和尼克松訪華的背后都有巴基斯坦的功勞。但是,后來印度和蘇聯(lián)掰了,美國在南亞的政策就改成重視印度,盡管巴基斯坦曾經幫美國做過很多事,但從此被踢開,地位一落千丈。
當年美國在阿富汗大撤退的時候,把很多合作伙伴都丟下了。那些被塔利班絞死的阿富汗人,他們的孩子最恨誰?恨的很可能會是美國人。
很多烏克蘭人會痛恨美國的出賣,歐洲人還不知道能擠出幾個子,很多人會反思投靠歐美的道路是教訓,烏克蘭親俄派也會因此抬頭。烏克蘭很可能最終被會俄羅斯控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