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文/國是直通車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說,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提出上述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兼顧了需要與可能。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并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突出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
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體現了在就業總量和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背景下,加大穩就業力度的要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目的在于通過各項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關系,使價格總水平處在合理區間。實現這些目標很不容易,必須付出艱苦努力。
2025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
今年中國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
李強表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統籌安排收入、債券等各類財政資金,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9.7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
李強指出,今年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
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
他表示,要加快各項資金下達撥付,盡快形成實際支出。持續優化支出結構,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嚴格落實分級保障責任,筑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推進財政科學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嚴禁鋪張浪費,騰出更多資金用于發展所需、民生所盼。
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
李強表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十分繁重。我們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三)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四)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五)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
(六)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七)著力抓好 “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優化發展空間格局。
(九)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2024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回顧2024年工作:經濟規模穩步擴大,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
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1256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對外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穩中有升,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
產業升級有新進展,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臺階、畝產提升10.1斤;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9%、7.7%,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