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清晨,蕪湖神山公園的晨霧尚未散盡,一聲發令槍響劃破天際。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與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蘇峻并肩沖出起跑線,身后是3000名身著各色運動服的跑者方陣——員工、車主、合作伙伴、媒體人,身旁是車身涂鴉成賽博朋克風格的iCAR V23。這場名為「奇瑞RUN」的城市盛典,不僅是一場5公里的歡樂跑,更是一封寫給資本市場的“青春戰書”。
一、從廠區晨跑到IPO起跑線:一場十年儀式的交接
自2016年首屆百人規模的廠區晨跑開始,「奇瑞RUN」便成為奇瑞集團的企業文化活動。
彼時的奇瑞,尚在燃油車賽道深耕技術;而2025年的今天,這場奔跑首次由iCAR接棒,參與者規模翻了30倍,賽道從封閉廠區延伸至城市地標,隱喻著奇瑞從“技術立身”到“生態破圈”的戰略躍遷。
選擇iCAR作為承辦方,背后是奇瑞對資本市場的精準預判。就在活動前一天(2月28日),奇瑞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計劃募資加速新能源轉型。
而iCAR品牌,這個成立僅一年、年銷量6.5萬輛的新能源“黑馬”,正是招股書中最亮眼的增長極:其首款車型iCAR 03上市十個月即登頂新能源方盒子銷量榜首,V23更以7026輛的月度成績單,在2025年1月創下細分市場紀錄。
這場奔跑,恰似IPO沖刺前的“熱身賽”——用年輕化的品牌敘事,向投資者展示奇瑞的“第二增長曲線”。
二、iCAR V23:年輕人的“社交貨幣”
賽道旁,各種涂鴉改裝的iCAR V23引發圍觀。這款被車主稱為“行走的社交貨幣”的方盒子SUV,以1:1高寬比車身、復古圓形大燈與懸浮式“科技小書包”的混搭設計,顛覆了新能源車的同質化困局。
數據顯示,V23用戶中45%為女性,30%進行個性化改裝,小紅書相關筆記超10萬條——這群“Z世代極客”用涂鴉、車貼和改裝件,將工業品轉化為亞文化符號。
更深層的顛覆藏在技術細節:同級唯一的后五連桿獨立懸架、L2+級23項智駕功能、8155芯片驅動的15.4英寸2.5K屏……但用戶更津津樂道的是各種可擴展的場景想象力。
正如蘇峻所言:“年輕人買的不是車,而是生活方式的入場券。”這種“情緒爆品”邏輯,讓iCAR在2024年新能源滲透率超50%的紅海中,硬生生撕開一道裂縫。
三、Keep+得物:生態合作的“雙引擎”
活動現場,Keep定制版跑步課程與得物聯名改裝件的展示區人頭攢動。
iCAR與這兩大平臺的合作絕非簡單的品牌聯名:前者將打通私域流量,把iCAR的用戶與“跑者社群”實現共通共創共享;后者則聯合發起改裝方案共創,甚至計劃登陸GTshow潮流展。
這種“健康+潮流”的雙向滲透,本質是用戶運營的升維——當傳統車企還在比拼4S店數量,iCAR已用300萬粉絲構筑起“人-車-生活”的全場景價值網。
數據印證了生態戰略的威力:2024年iCAR通過OCR曬車節、夢想車庫計劃等共創活動,使車主轉介率提升27%,官方APP日活突破15萬。而此次「奇瑞RUN」更是一個信號:未來的汽車競爭,將是生態鏈與用戶黏性的對決。
四、IPO倒計時:新能源長跑的“耐力賽”
尹同躍在起跑前的發言中,將新能源市場比作“加速、沖刺、淘汰并存的馬拉松”。這句話暗合奇瑞的資本棋局:2024年集團營收4800億元、新能源銷量暴漲232.7%的業績,既是為IPO鋪路的“沖刺成績單”,也暴露出奇瑞在智駕、三電等關鍵領域尚未形成壁壘。
iCAR的角色,正是破解這一困局的“特洛伊木馬”。據悉,iCAR品牌已規劃“0、V、X”三大產品序列,2025年將推出混動版與智能硬核年型車,目標直指“銷量翻番”。而此刻的「奇瑞RUN」,恰似資本故事的高潮章節:當3000名跑者沖過終點線,身后是奇瑞28年燃油車時代的榮光,前方則是港股代碼閃爍的嶄新起點。
從神山公園的跑道到港交所的鐘聲,奇瑞正在完成一場驚險的“技術接力”。iCAR V23車身上的涂鴉在陽光下灼灼生輝,仿佛在提醒世界,這家曾被調侃“起大早趕晚集”的傳統車企,正以比年輕人更快的進化速度,在新能源長跑中逆襲改道。而資本市場等待的答案,或許就藏在這5公里賽道的腳印里——那里有產品的銳度、生態的廣度,更有一家老牌車企向死而生的青春宣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