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聊一下今天的特朗普關稅,并對后續做一定的推演。
美國兩黨的經濟刺激策略是不同的,共和黨的策略是減稅,把錢發給企業,刺激市場活力,民主黨的策略是增加公共開支,把錢發給民眾,刺激消費。
自特朗普的橫空出世,美國兩黨形成實質性對抗以來,新政府上臺后都會大幅調整聯邦政府的政策,以進行利益的再分配。
譬如特朗普1.0時代,就是一邊全球加關稅,變相征收美國民眾的消費稅,廢除部分的奧巴馬醫保,一邊搞企業減稅,通過《減稅與就業法案》,給美國企業和富人大規模的減稅。
拜登時代,就是一邊通過《美國救援計劃》、《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等給美國民眾發錢,進行基建投資,修復奧巴馬醫保,一邊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對大型公司重新征收15%的公司最低稅,并推動了全球最低稅。
對內加稅是很影響選票的,因此特朗普是習慣于把消費稅轉移到關稅上,還能體現自己的強硬,拜登則是把稅加在了跨國企業上,也能體現自己的公平。
如今特朗普2.0時代,依然會重新U轉拜登時代的政策,大幅降低民眾福利和政府開支,征收關稅等實質性的消費稅,把聯邦的財政預算用于給企業和富人的減稅上面。
但問題是,過去四五年的時間里,為了從特朗普手中贏得選票,以及勝選后給各路盟友與支持者分肥,拜登政府發錢發的實在是過分了,不僅美國的通脹控制不住,巨大的國債利息也成為了壓在聯邦政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所以別看特朗普牛逼轟轟的,其實也很難的,他需要在中期選舉前,同步完成兩個任務,
一是,要短期內搞出米萊式休克,取消政府身上沉重的拜登包袱,推進換房本,還能把經濟都扣在拜登政府頭上。
二是,必須要立即推動天量投資的落地,在中期選舉之前保持特朗普繁榮。
所以,特朗普的老朋友們,近期都開始了幫助他"放衛星”。
沙特小薩勒曼宣布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
日本石破茂宣布對美國投資提高至1萬億美元,
蘋果庫克承諾未來四年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
軟銀孫正義承諾對美國再投資1000-2000億美元,
臺積電魏哲家承諾對美再投資1000億美元,
韓國因總統正在獄中,20家大企業CEO組團去了美國開天價支票......
特朗普不知道這些數字有水分么?
吹了一輩子牛皮的他當然知道,但是他需要通過營造這種“萬邦來朝”的架勢,以及大量的投資落地,幫助制造出一種“美國贏麻了”的氛圍,把本來雙贏的投資,說成是特朗普贏了兩次,才能幫助他平穩的實現米萊式的休克療法,大幅壓縮民眾福利和政府開支,而不引發強烈的反噬。
類似近期被我們調侃的,澤連斯基被幾百億軍援勒索到5000億美元的“黑網貸”,也都是演戲,是懂王在為他全球“贏麻了”進行的輿論服務,這種要過國會的項目怎么可能沒有底賬和協議,想說多少就多少,他要的就是那種美式霸凌給民眾帶來了多巴胺滿足。
所以,在這個局面下,很多國家和利益集團都要做三個選擇題,在面子和里子之間做選擇,在關稅與投資之間做選擇,在挺懂與反懂之間做選擇。
譬如日本韓國,就是選擇對美投資而非加關稅,庫克孫正義魏哲家都是第一時間選擇給懂王面子而要里子,小薩勒曼選擇了挺懂而小澤選擇了反懂。
所以再來看懂王的對華關稅的三個階段,在現階段,其實更多是個面子里子問題,很好解決,在芬太尼問題上讓他贏麻就能暫時取消,在下一個階段,則是投資問題,則會很疼,想要解決,對美投資口號上不能低于日韓,最后階段,則是站隊問題,會很棘手也很難抉擇。
在這些選擇題面前,沒有什么絕對的正確,因為在中期選舉之前,米萊/馬斯克的休克療法也必然出現的,而對沖休克療法的“萬國來朝”投資是可能性出現的,如果沒有實現懂王版萬國來朝,那么特朗普也可能在中期選舉中失去國會的控制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