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財經社 烏海
2025年江蘇退市第一股誕生。
3月5日,對于*ST博信(600083)而言,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他們將從這一天開始告別A股,結束28年上市生涯。
*ST博信的退市并非突如其來。
根據上交所的決定,自2024年12月19日至2025年1月16日,*ST博信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總市值均低于5億元。這一情況符合退市新規里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2月2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終止上市決定,自2025年3月5日終止上市暨摘牌。
值得注意的是,*ST博信此次終止上市的流程有一些特殊之處。公司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這是依據《股票上市規則》第9.6.1條第二款的規定來執行的,針對交易類強制退市公司股票,規定其可不進入退市整理期。
同時,按照《股票上市規則》,*ST博信自退市后即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相關事宜,以保障公司股票在摘牌之日起45個交易日內能夠進行轉讓。
*ST博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93年5月8日成立的國營紅光電子管廠。
同年,由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等共同發起設立了江蘇博信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6月6日,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交易,上市名稱為“紅光實業”。然而,上市后的*ST博信并未一帆風順,反而陷入了長期的經營困境。
自上市以來,*ST博信的盈利能力一直不盡如人意,長期在“保殼”的邊緣掙扎。
1997年至1999年,公司連續三年累計虧損超過7億元,創下當時A股市場的“紀錄”。
此后,公司經歷了多次更名和易主,包括ST紅光、PT紅光、ST博訊、ST博訊、*ST博信等,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也頻繁更迭。
2020年4月,隨著羅靜旗下的“承興案”爆發,*ST博信再度易主。
公司控股股東蘇州晟雋、實控人羅靜分別將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對應的投票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蘇州市姑蘇名城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簡稱“蘇州文化”),蘇州市姑蘇區國資辦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然而,這次易主并未能改變*ST博信的經營困境,蘇州國資也無力回天。
近年來,*ST博信主營業務逐漸陷入困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大幅下滑。
根據公司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ST博信實現營業收入6446.80萬元,同比下降71.89%;歸母凈利潤虧損2587.20萬元,同比下降73.27%。
公司預計2024年全年歸母凈利潤將繼續虧損2900萬元至5800萬元。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ST博信的股價持續下跌,市值不斷縮水,最終觸發了交易類強制退市條件。
*ST博信的退市,最倒霉的就是蘇州國資股東。據公開披露信息,蘇州晟雋營銷管理有限公司持有*ST博信約30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39%。然而,這些股份的投票權已委托給蘇州市姑蘇名城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蘇州國資作為*ST博信的實際控制人,在接手公司后也投入了一定的資金和資源進行挽救。
然而,隨著公司的退市,這些投入很可能無法收回,導致直接的財務損失。
據江蘇金融圈統計,2024年江蘇一共有8家A股公司退市,而*ST博信是2025年江蘇第一家退市的A股公司,但后續肯定會有其他公司接力。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