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自古燕趙多慷慨豪杰之士,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河北的白酒更是以烈性著稱,最知名的代表便是“喝出男人味”的衡水老白干(下稱老白干)。不過作為白酒大省,河北本地酒企頗有些悲涼之意。被譽為“領頭羊”的老白干近些年發展狀況也并不如人意。
2月8日老白干發布公告,副董事長張煜行,副總經理李玉雷、鄭寶洪因個人原因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0.25萬股。在年報即將發布之際,三名高管的減持引發了眾多投資者的不滿和擔憂。
在去年5月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老白干公布了2024年目標:計劃營收57.8億元。盡管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盈利雙增,但是如今白酒賽道量價齊跌,想要在第四季度實現16.92億元的營收,難度屬實有些大。實際上老白干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如履薄冰。
穩健背后困境猶在
2004年老白干香型正式列入我國白酒第十一大香型。定型成功對于老白干來說可謂意義重大。不僅擁有了更好的市場空間,還會有更大的話語權。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老白干在白酒賽道終于有了一席之地
2020—2023年,營收由35.98億元上漲至52.57億元,營收復合增速為13.47%。如果以營收論排名,2024年前三季度老白干在A股上市的20家白酒企業中位居第12位。
尤其在三年疫情和白酒下行雙重沖擊下,老白干還能保持穩定的增長實屬難能可貴。雖說在白酒賽道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其實把時間線拉長,老白干的增長曲線并不美麗。
2008年老白干簽約著名影視明星胡軍為代言人,隨后量身定做的廣告片在央視、河北衛視輪番播放。“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這句廣告語瞬間紅遍了大江南北,老白干業績因此飄紅。
2012年乘勝追擊又聘請了“國民媳婦”海清為旗下子品牌十八酒坊代言。在明星營銷的帶動下,老白干營收由2008年的6.02億元上升至2014年的21.09億元。
然而2015年老白干完成混改后,利潤雖然大幅提高,營收卻放緩了腳步。2017年營收25.35億元,相比2015年只增加了1.99億元。在跨過20億的門檻后,老白干遲遲敲不開30億的大門。
為此老白干轉換思路,同年以13.99億元收購聯想控股的豐聯酒業,將湖南武陵酒、安徽文王貢酒、山東孔府家酒、河北乾隆醉四個品牌收入囊中。
憑借并購擴張戰略,老白干才實現了質的突破,2018年營收一舉來到35.83億元。不過也正是因為多品牌承擔了老白干的經營壓力,往往讓投資者以為主品牌“老白干”發展得很好,實則不然。
2023年老白干系列產品收入23.55億元,而2018年這一數據為22.98億元,5年時間僅增長了5745.5萬元,營收復合增速只有0.5%。為何增長乏力,原因非常現實:毗鄰京津,河北歷來是眾多名酒角逐的主戰場。
且不說有茅臺、五糧液這兩個超一線大牌,洋河、瀘州老窖、汾酒、郎酒等一線品牌都在排兵布陣。毫無疑問,老白干的品牌知名度肯定無法和一線酒企相抗衡,只能在夾縫求生。
雪上加霜的是,以叢臺、山莊老酒為代表的本地酒已經強勢崛起。2022年叢臺銷售規模突破20億元,并喊出了力爭“河北第一”的口號;2023年山莊老酒銷售額突破30億元,同比增長47%。老白干身處圍城存在感越來越低。
高端化遙不可及
一家酒企如果在大本營逐漸失守,足以說明其戰略部署出現了問題。老白干在河北市場失寵,外部競爭加劇只是導火索,盲目跟風進軍高端才是癥結所在。
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提升,高端白酒市場漸漸走出“禁酒令”的陰霾迎來復蘇。2016年白酒企業們打響了高端爭奪戰。老白干自然也沒有錯過這一機會。
2018年啟動全新戰略,發布了“喝老白干,不上頭”全新廣告語,劍指中高端市場,和一線品牌展開競爭。同年發布了老白干1915、十八酒坊甲等20等多款高端新品,其中老白干1915單瓶售價高達1688元,遠超五糧液普五、國窖1573,甚至比飛天茅臺還要貴。
彼時老白干的發展思想就是集中資源,走精品大單品路線,試圖在高端賽道破冰。然而想要在高端領域立足,不僅僅是有高昂的售價那么簡單,考驗的是品牌文化底蘊和市場接受度。
擁有上千年歷史的老白干自然不缺文化,也不缺榮譽,但問題就出在老白干三個字上。
在北方地區,老白干和二鍋頭一樣是大眾喜歡的百元口糧酒,中低端形象根深蒂固;對于外省人而言,老白干名字聽起來不上檔次,又帶有烈酒標簽,很多人都喝不慣。
所以老白干的高端轉型阻力非常大。為此老白干采取了非常粗暴的辦法,那就是重營銷。2017年其銷售費用為8.1億元,自步入2018年后開始與日俱增,2019年突破10億元大關,2021-2023三年銷售費用累計高達40.77億元。
重營銷之下,老白干產業結構調整效果顯著。2023年高檔酒收入25.68億元,營收占比由2018年的32.96%提升至48.84%。不過另一個壞消息是高端酒增速出現了下滑,2022年高檔酒同比增長了22.79%,而2023年這一數據下降至11.38%,直接腰斬。
與此同時,費用激增又進一步拖累了毛利率。2023年老白干綜合毛利率為65.86%,同比下滑1.17%。盡管去年開啟了降本增效戰略,優化了產品結構,毛利率有所提升,但很明顯沖擊高端并沒有讓其站上一個新高度。
除此之外,忽略了百元及以下的中低端市場也給其他品牌有了可乘之機。近兩年,酒企們調轉方向紛紛殺向光瓶酒賽道,例如五糧液推出了59元/瓶的尖莊榮光,玻汾更是成為汾酒復興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面對友商的虎視眈眈,2021年老白干再次進行戰略調整,推出了“中段C味”百元新品,回歸大眾酒市場。并且加大培育冰峰、博弈、古法10等平價單品。只是時移世易,老白干想要找回場子難度已經大大增加。
合縱連橫任重道遠
十年前,老白干董事長劉彥龍曾提出了百億營收目標。然而時至今日老白干的完成度僅為50%。何時邁入百億陣營是很多投資者最為關切的問題。
參照2023年上市白酒公司業績,營收過百億的有7家,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洋河均是全國知名品牌,古井貢是徽酒一哥,今世緣是蘇酒老二。
不難發現,想要達到百億門檻,無非兩個方向:一是成為全國化品牌,二是在本省有著絕對的優勢。目前河北本土白酒市場三足鼎立,老白干優勢還在進一步被蠶食,所以全國化或許是老白干百億夢的唯一選擇。
其實老白干當初收購豐聯酒業,本意就是執行“泛全國化”戰略,多點開花合縱連橫。從地理位置來看,板城燒鍋、老白干、孔府家酒、文王貢酒和武陵酒正好貫通南北,為其南下做準備。
想法雖好,但老白干可能忽略了另一個事實:這些品牌作為區域性酒企,在行業內卷下本身就無暇自顧,擴張更是難如登天。況且武陵酒和文王貢酒離主品牌老白干太遠,板城燒鍋和孔府家酒還可以打配合,這兩個品牌就有些鞭長莫及,渠道整合都是難題。
另外老白干全國化的另一個難點在于這四個品牌香型不盡相同。武陵酒主攻醬香,板城燒鍋屬于北派濃香、文王貢酒走濃醬兼香,孔府家酒則是魯派濃香。
香型不同給老白干在管理、技術和營銷方面制造了難題,同時意味著在白酒賽道有各自的機遇,從財報數據也可以佐證這一點。
受醬酒的火熱,武陵酒由2018年的1.96億元激增至2023年的9.79億元,實現了近5倍增長。而孔府家酒近5年營收只增長了8131萬元,營收規模不到2億元。
板城燒鍋酒表面韌性十足,收入距離10億元大關只差一腳,但知名度只局限在冀北、冀東地區;文王貢酒作為歷史名酒,釀造技藝傳承千年,2023年營收只有5.47億元,還在復興的路上。
縱觀老白干旗下品牌,都曾紅極一時,如今都遭遇著地域小眾之困。即使營收和利潤表現非常出色的武陵酒,雖是湖南唯一國家級名酒,又有三勝茅臺的輝煌戰績,但北上南下依舊是其面臨的最大難題。
外部并購看似讓老白干收獲了奇兵猛將,如今看來更像是各自為政,缺乏凝聚力。所以想要加快全國化腳步,老白干在各個品牌管理上還需求存同異,才能實現星火燎原。
結語
為了應對白酒行業周期帶來的影響,老白干采取了以穩為主的戰略方針。優化產業結構、降本增效確實換來了穩定增長,但老白干在行業中的地位并不穩固。細看各個品牌的發展,也存在很多隱憂。
地域難題不解,營收無法快速增長。高端市場不破冰,利潤難有想象空間。這是老白干近十年來甚至是以后都要解決的問題。求勝心切可以理解,但是穩固中端市場才是老白干后續發展的基石。網已織成,有沒有力量收網才是對其最大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