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新能源汽車,在我國開始大力推廣以來,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選擇,一直都是業內和坊間討論最為激烈的話題。
從日系車的油電混動,到比亞迪開啟的插電混動,再到蔚來的換電方案,理想汽車的增程器,特斯拉等為代表的純電汽車。可以說一個個都粉墨登場,也都擁有自己的用戶群體。
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國內主流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以純電、插混和增程,3個方向較為主流。特別是在2024年,主要依靠插混技術的比亞迪汽車,實現了427萬輛年度銷量,躋身全國第一汽車產業集團。
純電汽車全面逆襲
不過,進入2025年,汽車市場又迎來的新的變化。從2025年1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據來看,純電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對插電式混動汽車實現逆襲。
例如,1月份銷量最好的3款插混車型,分別是吉利銀河星艦7 EM-i(2.03萬輛),比亞迪秦L DM-i(1.6萬輛)和比亞迪宋Pro DM-i(1.56萬輛),月銷兩萬輛已經成為插混單一車型的天花板了。
相比之下,純電車型在2025年1月份,一共有4款車型銷量超過2萬臺。包括:吉利星愿(2.81萬輛)、特斯拉 Model Y(2.56萬輛)、五菱MiniEV (2.5萬輛)和小米SU7 (2.28萬輛),可見純電車型的實力之強。
而增程車型中,銷量最高的理想L6,1月份銷量為1.4萬輛。而排名第二位的車型是均價50萬元以上的問界M9,1月銷量有9976輛,沒有突破1萬輛大關。可見,增程技術路線,相比于插混和純電來說,接受度是相對更低一些的。
總結
銷量才是硬道理!從2025年開年各個技術路線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我們可以看出,特斯拉一直堅持的純電技術路線,已經開始展現市場統治力了。可能這也是特斯拉一直堅持做純電,小米入局汽車行業,也選擇做純電汽車的原因吧。
事實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純電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必然是最終的解決方案,而現在的插電、增程和換電技術路線,都是過渡性的技術選擇。
這背后的主要原因,還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續航能力、充電速度的技術沒有解決。試想如果純電新能源汽車,充一次電能跑1000km以上,亦或是3-5分鐘即可充滿全部電量,我想沒有人還會選擇買插混技術、增程技術的新能源汽車,畢竟電費比油費要便宜的多。
即便是現在續航和充電技術尚未解決,2025年1月純電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車型銷量,已經開始大幅領先于插混和增程汽車的頂流車型。我們很難想象在未來的1-2年內,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汽車續航里程突破1000km。
與此同時,固態電池汽車又能控制好相應的成本,那么未來幾年純電汽車,或將全面領先插混技術路線的汽車,到達新能源汽車最終的純電歸宿。
另附:2025年1月純電新能源汽車銷量榜,數據來源中汽數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