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一位市民的買房經歷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在2022年初以400萬的價格購買了一套二手房,當時正值國內房價處于歷史高位。然而,僅僅三年時間過去,這套房子的價值就暴跌至256萬,跌幅高達30%以上,連最初的買房首付款都跌沒了。這一現象并非個例,而是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整周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復旦大學教授王德峰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表示了深深的擔憂,他警告稱現在千萬不能買房,因為房價可能會迎來斷崖式下跌。然而,對于這一觀點,業內的聲音并不統一。一部分人士認為,在貨幣政策持續寬松和各種救市利好政策頻出的環境下,未來房價很可能會止跌反彈。
他們認為,盡管救市政策能在短期內穩定市場情緒,延長房價的調整周期,但并不能逆轉房價調整的大趨勢。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了房價的下跌呢?實際上,房價的漲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01 老百姓收入難以支撐高房價
近年來,隨著實體經濟的低迷,不少企業面臨裁員降薪的困境。失業和收入減少成為許多人的常態,工作機會也愈發難尋。據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青年失業率高達21.3%,這一數字令人震驚。在互聯網行業,裁員趨勢更是波及到了35歲以上的員工,這無疑加劇了社會就業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老百姓的收入難以支撐起高昂的房價。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如上海、深圳等地,房價與收入之比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0倍。這種房價與收入的不匹配,使得未來房價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當老百姓對未來的收入增長預期變得不樂觀時,他們將更加難以承受高昂的房價。此外,疫情的沖擊也讓人們更加認識到存錢的重要性,以應對失業、疾病等突發事情。因此,老百姓在購房時將更加注重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居住條件,而非盲目跟風或沖動購房。
02 供大于求的市場現狀
從宏觀層面看,當前房地產市場已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全國范圍內,在建的商品房總量高達46億平方米,而待售的商品房面積也達到了驚人的7.6億平方米。這一龐大的新房庫存量,足以滿足1.3億人的居住需求。
一方面,從去庫存的角度來看,消化如此巨大的新房供給并非易事。據權威機構的數據分析,要消化掉這些庫存至少需要六年的時間。在市場消化速度無法跟上新房供給速度的背景下,房價的穩定甚至下跌就成為了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在新房供給如此巨大的情況下,二手房市場也在分流一部分購房需求。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開發商必須尋找出路以回籠資金、避免資金鏈斷裂。而大幅降價就成為了一種可能的策略。同時,二手房市場上掛牌量激增,許多房東為了盡快出售變現,不得不選擇低于市場最低價打折出售。這無疑加劇了整個市場的競爭態勢。
03 房價金融屬性的消退
房價的金融屬性也是決定其走勢的重要因素。在過去的房價長期上漲時期,房子被賦予了過多的金融屬性,許多人跟風追漲,投資房產成為了一種賺錢的手段。然而,隨著房價的長期調整趨勢愈加明顯,這一金融屬性正在逐漸消退。
全國范圍內的房價自2022年開始進入長期下跌趨勢,至今全國房價平均跌幅已達到30%。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房產的賺錢效應正在逐漸消失。越來越多的炒房客看到了投資炒房的風險,開始選擇退出市場。這一現象不僅在一二線城市出現,即使是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也未能幸免。
隨著房價金融屬性的消退和投資客的退出,未來房價下行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大。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中,過度的投機和炒作可能導致房價泡沫的快速破裂。當然,這一過程并非一蹴而就,但也不排除斷崖式下跌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斷崖式下跌并不意味著房價會無限下跌或者迅速崩盤。而是指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如政策調控、市場信心喪失等),房價可能出現短期內的大幅調整。這種調整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供求關系和金融屬性的變化。
04 年輕人購房觀念的轉變
過去,許多人看到身邊的人買房置業,往往會跟隨潮流沖動購房,不論自身經濟實力如何。而且,過去的人們對未來收入增長的預期持有極度樂觀的態度。然而,如今的年輕人購房觀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疫情的洗禮,年輕人更加明白存錢的重要性。他們不再盲目追求擁有房產,而是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和居住需求來決定是否購房。可以肯定的是,像過去那樣沖動購房的人將越來越少。
隨著年輕人購房觀念的理性化,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將逐漸趨于穩定。然而,由于供過于求的局面逐漸顯現,房價的下跌也將成為必然趨勢。尤其是當年輕人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和居住環境時,他們更傾向于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條件,而非盲目追求擁有房產。
此外,各地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也將對房價產生重要影響。地方上可能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限制房價上漲,以保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些政策包括但不限于限購、限貸、房產稅等。這些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壓縮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使房價回歸到合理的水平。
總的來說,未來房價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主要是由于以上4個因素所導致的。當然,具體房價的走勢還需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地方政策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轉變,房價將逐漸回歸到合理的水平。
在面對未來房價走勢時,我們應該保持理性思考和審慎決策。既要關注市場動態和政策走向,又要結合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居住需求來做出合理的選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房地產市場中保持冷靜和理智,避免盲目跟風或沖動購房所帶來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