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星星
編輯| 劉漁
2月24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更新顯示,浙江康恩貝集團醫療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恩貝保健品公司”)正式從直銷企業名單中除名,成為2025年國內第二家、歷史上第四家主動退出直銷業務的企業。
歷經十年動蕩,康恩貝終于為其直銷之旅畫上了句號。
康恩貝的直銷業務始于中國直銷行業的黃金時代。2014年,隨著牌照落地,公司迅速將業務聚焦于保健品、醫療器械等品類,試圖通過直銷渠道打開高毛利市場。
然而,這一戰略在2019年遭遇重創。
2019年,康恩貝核心產品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被納入《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直接導致該產品銷售收入從年銷近20億元暴跌至不足1億元。這最終導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跌至-3.46億元,同比下降142.40%,成為上市以來首虧。
作為集團直銷業務主體,康恩貝保健品公司被迫于同年全面暫停直銷業務,渠道庫存積壓、經銷商體系瓦解等問題接踵而至。
但更深層的壓力來自行業生態的顛覆性變化。
2018年底,權健集團因涉嫌傳銷被立案調查,引發監管部門對直銷行業的全面整頓;2019年,商務部暫停直銷牌照審批,并啟動“百日行動”清理市場亂象,期間全國共立案1298件,罰沒款項達5666.6萬元。
在嚴格整治下,中國直銷行業年銷售額從2017年約2000億元的峰值驟降至2024年約1150億元,市場萎縮幅度接近50%。
康恩貝并非唯一受困者。2024年數據顯示,73家仍在運營的持牌直銷企業中,僅38家實現業績增長,占比52%。其中,10家企業年收入不足2億元,處于艱難恢復階段。
除康恩貝和三株福爾外,愛茉莉、寶麗、東阿阿膠、福瑞達等13家持牌企業完全沒有從事直銷業務,占所有持牌企業的16%。盡管圃美多曾計劃以樂活美多名義重啟直銷,但目前仍無進展。
在直銷模式逐漸衰退的背景下,企業被迫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康恩貝集團將希望寄托于旗下環保企業——鳳登綠能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專注于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2022年,鳳登環保啟動了上交所主板上市計劃,擬募資4.6億元用于技術改造和研發中心建設。
然而,招股書披露了一些問題,包括歷史股權轉讓瑕疵、未獲批準的股份公開發行,以及銷售費用中居間服務費占比過高(2022年上半年達到77.83%)。
招股書還顯示,鳳登環保的銷售費用主要由居間服務費和職工薪酬構成,但未明確披露居間服務費的具體銷售模式、服務內容及費用支付對象等細節。
此外,鳳登環保將東江環保、惠城環保、浙富控股和叢麟科技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但這些公司年報中并未列出“居間服務費”。
鳳登環保的業務高度集中于浙江省,報告期內浙江省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94.91%、89.65%、89.62%和91.11%。由于盈利能力尚未得到充分驗證,未來發展仍面臨不小的挑戰。2024年6月,經過交易所問詢后,公司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
在傳統醫藥板塊,康恩貝選擇“守正出奇”。一方面,持續深耕中藥配方顆粒、經典名方等政策扶持領域,2024年中藥業務收入占比回升至45%;
另一方面,加碼創新藥研發,其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1類新藥KB-201已完成II期臨床。不過,創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后續資金壓力不容小覷。
隨著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新興渠道的崛起,傳統直銷的層級分銷模式其實已經暴露出高成本、低效率的劣勢。對康恩貝而言,退牌是結束,更是開始。
在環保與醫藥的雙重押注中,其能否真正擺脫對傳統模式的依賴,將決定這家老牌藥企能否在產業變革中重獲新生。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