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
農歷二月初六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驚蟄
驚蟄,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這個時節,大地回春,長空雷鳴,草木萌發,蟄蟲初醒。故而有了“春雷響,萬物長”這一說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曾寫道:“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p>
古人稱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為“蟄”。當春天的第一聲雷響起時,冬眠的動物被驚醒,人們便稱這天為“驚蟄”。
驚蟄時節,正是“九九艷陽天”,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土壤開始解凍,雨水增多,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季節,不論植物、動物,還是自然景觀都有了新的活力。
預示著,生命在這一刻重生。
三
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一個節氣十五天。
古人將“五天”分為“一候”,“三候”即為一個節氣。
驚蟄當然也有獨屬于它自己的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黃鸝鳴叫);三候鷹化為鳩。
一候|桃始華
實在無法想象一個沒有桃花盛開的春天。那不只是不完整,簡直就是失去了春之魂。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記憶中的鄉間老屋,黑瓦泥墻,簡陋潮濕。然而,就在低矮的灶房屋角處,每年都會如期盛開一樹桃花。
二候|倉庚鳴
我們對黃鶯的了解,或許也只在詩里吧。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與驚蟄的雷音不一樣,黃鸝是春天的歌者,一個作詞作曲演唱的全能歌者。
三候|鷹化為鳩
鳩者,布谷鳥也。古人見此鳥,以為老鷹所化。在他們看來,這所化之鳥,“口啄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
二十四節氣的征候里,總見這個“化”字,如寒露第二候為“雀入水為蛤”,即以為彩羽鳥雀化作了海濱貝殼。
莫非,這是先民對于時間與生命輪回的一種表達?
驚蟄始|
春耕忙
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就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俗語也說:“過了驚蟄節,耕田不停歇。”
祭白虎|
化是非
中國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傷人,犯之會遭遇小人、百般不順,所以就有驚蟄祭白虎的習俗。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
打小人|
驅霉運
驚蟄時節,各種爬蟲走蟻應雷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艾草等,熏家中四角,以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
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祭雷神|
蒙鼓皮
《周禮》有云:“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人們認為,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故有雷聲,因此人們也利用這個時機來祭雷神、蒙鼓皮,表達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意。
驚蟄|
吃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般節日忌諱吃梨。不過驚蟄吃梨,寓意著和害蟲分離,遠離疾病。
從養生角度來說,此時乍寒乍暖,氣溫多變,氣候較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吃梨也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增強體質。
驚蟄時人體內火急劇上升,但由于天冷,毛孔還是緊閉的,所以容易形成郁熱、出現上火癥狀。所以驚蟄應以疏肝、涼血為主,不宜吃辛辣、溫補之物。
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菠菜、水蘿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藥等食物,也可食一些應季的野菜,比如薺菜。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使志生?!?/p>
意思是:春天萬物復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驚蟄日,一年中初次陽氣大動,需順勢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若在春天遲遲沉睡,整年都可能暮氣橫秋,人也會越來越沒精神。
“驚蟄”時節,天氣雖日趨暖和,但氣溫起伏不定,容易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
因此“春捂”還是不能馬虎,人們應密切注意天氣預報,適時增減衣物。
春季養肝是多方面的,首先要重視精神調養,應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恬靜、愉悅的心態,以保持肝的健康。
驚蟄
冬去春來,驚蟄快到了;
祝福連連,不會減少;
一聲春雷,
打開幸福通道;
一陣春雨,
送走萬千煩惱;
一點春風,
把心情整理打掃;
一片春陽,
把幸福溫暖照耀。
驚蟄
春風吹起來,福氣又到來,
氣溫升起來,身體動起來,
日子長起來,心情好起來,
聯系多起來,友誼甜起來,
生活鬧起來,驚蟄幸福來。
驚蟄
驚蟄到,喜鵲叫,
雙喜臨門好事來;
生活美,日子甜,
今年強過其他年;
萬物已經復蘇,
幸福鳥在把你召喚,
驚蟄節氣祝你幸福萬年長。
驚蟄
送一份祝福,帶一陣春風,
化一片溫暖,借一份香甜,
留一份心愿,送一份笑臉,
借一個節氣,帶去我的情誼,
愿驚蟄溫暖起,情誼更甜蜜,
日子更幸福,健康更如意!
如果說節氣是四季的注腳,那么“驚蟄”的標注一定是:
沒有人能阻擋,春天如期而來。
驚蟄,喚醒了春天的夢,迎來了繁花似錦的季節。
讓我們聽風吟,聞鳥語,邂逅最美的花開!
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日子里,不負春光,不負你!
來源:唐詩宋詞元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