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局,落子無悔還是早有定數?站在中年門檻回望半生,那些曾以為的 “偶然” 與 “必然”,像交織的藤蔓爬滿記憶的墻。年輕時總愛爭論 “命運是否天注定”,如今才懂得,命運是上天發的牌,打的卻是自己的局。
朋友李姐的故事總讓我想起命運的微妙。她出身小鎮,高考前夜父親突發心梗,被迫放棄重點大學,留在縣城當會計。所有人都說 “這是命”,她卻用十年時間自考本科、考取注會,45 歲跳槽到上海外企。去年聚餐時她說:“老天關的門,其實是逼你找到那扇窗。”
那些看似被命運擊潰的瞬間,往往藏著轉機。就像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蕩,看似身不由己,但風停時選擇在石縫還是沃土生長,卻是自己的決定。所謂 “注定”,不過是把選擇的權力交給時間驗證。
命是框架,運是畫筆。老一輩常說 “一命二運三風水”,但鮮少有人深究其中的辯證。“命” 是生來的底色 —— 家庭、基因、時代浪潮;“運” 卻是行走的姿態 —— 認知、勇氣、清醒的堅持。
見過拆遷暴富卻賭博傾家蕩產的鄰居,也見過擺攤供孩子讀博的單親媽媽。若真的一切天注定,為何相似起點的人,十年后活成云泥之別?
中年后逐漸明白,命運最愛考驗人的 “信” 與 “不信”。信命者把失敗歸咎于生辰八字,破局者卻在每一次跌倒后調整步伐。就像但丁那句被誤解的名言:“通往地獄的路由善意鋪就”—— 真正困住我們的,往往是對 “注定” 的盲目順從。
今年初查出甲狀腺結節時,我反而比年輕時更平靜。醫生問:“不擔心惡性?” 我搖頭:“前半生和天較勁,后半生該學會與命和解。” 這并非妥協,而是悟透了三層真相:接納不可改的、重塑能改變的、在兩者間找到平衡支點。
那些高喊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人,往往在無常面前最先崩潰;而真正活得通透的,早已學會像水一樣 —— 既順勢而流,又滴水穿石。
寫完這篇文章時,窗外的桃花恰好落下一片花瓣。它曾注定在上個月凋零,卻自由選擇了飄向何方。或許這就是答案——命運給我們劃定跑道,但奔跑的姿勢永遠自由。
如果重來一次,你會更信“命”還是更信“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