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家校共育 大家有約”系列公益講壇第二期在溫州市實驗小學桃花島校區舉行。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數學特級教師、金華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校長俞正強做客講壇,給大家帶來題為《習慣養成:兒童成長始于行》的講座。400余位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到場聆聽,現場互動頻頻。線上同步直播,全程吸引超5萬人次觀看,獲30多萬人次點贊。
一年級是養習慣的關鍵期
“你怎么那么粗心呢?這么簡單的數字老是抄錯!”俞正強從家長普遍碰到過的問題開啟講座。針對這個現象,他說,我們不能只看這個末端表現,而要往前推,從老師教學、家庭生活習慣中去找原因,好的習慣都是從會吃飯、會睡覺、會整理這些最初的好習慣中衍生出來的。
“拿吃飯來說,它有飯點、飯量、秩序、禮儀、衛生等要求的,都做好了才算會吃飯,長期執行好的行為,可以形成守時、光盤等好習慣,進而形成有計劃、節約等能力,走向社會就會成為儉樸、自律的人,受人尊重。”俞正強說,孩子的能量、能力從習慣中來,習慣則始于行,行為是開始,“所以,像吃飯、睡覺這些看似平常的行為都是培養習慣的源頭。”
現場,有家長發問:“吃飯、睡覺還需要教?為什么我們小時候都不用教?”俞老師解答:那會兒是“老天”在教,家里要是有好幾個孩子,他們會不會按時吃、搶著吃?你要遲到了,飯就被吃完了。還有睡覺,以前天黑了能干什么事情,只能睡覺,現在的晚上比白天還亮,誰還舍得睡,“我們身邊有些孩子是不是這樣的:晚上不睡,白天拉著窗簾、開著燈,時代變了,我們也要與時俱進,老天不教就靠父母、老師來教。”
一年級是培養、糾正習慣的關鍵時期。俞正強說,1-3歲是孩子習慣培養的黃金期,家庭要錯過了,一定不能再錯過一年級這個時間點,“孩子要不會吃飯、不會睡覺、不會整理,家校就要緊密配合幫他補回來。”這個時間點若再錯過,以后想改,難度就會隨著時間成倍增長。
要變改造教育為培養教育
“時代變了,教育方式也要隨之改變。”俞正強表示,教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改造式一種是培養式。介紹改造式教育時,他把 老師比作警察,孩子做對的時候不會說,做錯了,就出場了,通過寫檢討、罰站、罰抄等改造工具讓他們養成好習慣,不再犯錯,家長也是一樣,“但是,現在老師和家長的改造工具都被剝奪了,家長怕孩子,老師怕家長。”
怎么辦?俞正強認為,是時候換一種方式了,通過培養式教育,讓孩子從一開始就知道什么是對的,應該怎么做,繼而養成好習慣。在金華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俞正強已經開始嘗試。他要求一年級的班主任,在開學初,要親自打樣,掃地一個月。“現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正確的掃地方法,掃得慢、掃不干凈還要被批評,很多孩子就躲,然后被貼上‘壞蛋’的標簽,由老師做榜樣,讓他們輪流在邊上觀察,再讓一些想嘗試的孩子配合,加上‘掃得這么干凈是怎么做到的’這樣的激勵,最后全員都很積極,形成了良性循環。”
“這樣做,老師在開始階段會費一些力,但是,習慣養好了,事情越來越少,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多;相反,前面省力了,孩子一而再出錯、被罵,就會越來越‘縮’,變得不自信不陽光,影響到學習。”俞正強深入淺出式的分析,引起現場家長們的共鳴。
“之前,孩子上課玩橡皮擦,弄得數學題都不會做,我‘改造’了一下,后來就變好了,能不能一直‘改造’下去?”家長阮先生問。俞正強支招,能夠與孩子互動,特別好,方法其實就來自互動,可以問孩子這樣的轉變是怎么做到的,讓他把對的發展起來,讓錯的少下去,“培養不是重新開始,而是讓‘改造’慢慢變少,培養慢慢變多。”
要變競爭關系為共生關系
有家長設立積分獎勵機制,讓雙胞胎兒子競爭培養好習慣。起初,這種方法帶來一定成效,孩子們都挺積極。但是,沒過多久,他們就開始“擺爛”了。講壇現場,她發起求助:怎樣才能讓好習慣堅持下去?
俞正強分析,家長的初心是想通過獎勵激勵孩子上進,但是,把他們放在博弈場里的做法并不妥當,“還是兩個人的博弈,這還不得‘你死我活’,孩子躺平還算好的,就怕到時候還會玩陰招。”他建議家長,可以考慮把孩子放在共生場里,讓他們把競爭關系變成共生關系,形成“你優秀不阻礙我優秀,我們可以一起優秀”的觀念。
現在,很多學校的評優做法也是一樣的,把孩子放在博弈場里進行競爭,本意是激勵,結果卻讓一部分孩子產生了“不跟你玩了”的心態。俞正強建議,學校應適當調整一下這種做法,讓孩子們能夠共同健康成長。
“我家孩子是老師的小助手,我覺得他原則性太強了,很頂真,這樣會不會養成不包容的壞習慣?”還有家長擔心孩子習慣太好了。俞正強說,孩子頂真是好事,好習慣在對的路上會生出另一個好的習慣,家長沒有必要對不對都焦慮,“現在要做的就是鼓勵他頂真,等哪一天他自己覺得這樣會不會不好的時候,再跟他講包容的事,豈不是事半功倍?”
“家校共育 大家有約”系列公益講壇聚焦新時代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圍繞人格、溝通、陪伴、健康、閱讀、習慣、興趣、規劃、閑暇、身教等十大主題,以“聽、說、讀、寫”為載體,即聽一場大咖講座、說一點學習感受、讀一本教育專著、寫一篇心得體會,開展“巳年·四重奏”活動,凝聚家校共育意識,實現家校同頻共振,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記者:曾云畢
編輯:瞿含張
二審:曾云畢
三審:林 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