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繼續(xù)跟大家分享有趣的,有用的,有深度的英國大小事兒~
隨著俄烏局勢日趨復雜,美歐對立也在所難免。盛情招待烏克蘭的英國,被美國一頓好罵:
“不要臉的萬斯說英國是個‘30年都沒打過仗的隨機國家’,退伍軍人們強烈反對”
"英國議員駁斥萬斯的評論:極不尊重"
今天40歲的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曾是暢銷書作家和風險投資人,也是第一位獲得美國主要政黨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的千禧世代。
草根出身的萬斯,曾寫過《絕望者之歌》(Hillbilly Elegy)這部自傳式的暢銷書。萬斯通過描述自己在毒品和貧困肆虐的偏鄉(xiāng)地區(qū)成長的過程,以小見大地解構(gòu)了幻滅的“美國夢”。
這本書出版時,剛好是特朗普第一次角逐總統(tǒng)寶座的2016年。彼時的萬斯還沒有踏入政壇,作為耶魯法學院畢業(yè)的律政精英,彼時的萬斯是特朗普的反對者,他還在書中分析了民粹主義和素人政治的崛起。
后來,萬斯馳騁商界并發(fā)生了思想轉(zhuǎn)變,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寫下《絕望者悲歌》的青年了:他成了特朗普的左右手。
不過,從選戰(zhàn)期間一直到現(xiàn)在,萬斯最為人知的政績,就是罵戰(zhàn)。
去年,他說英國是個“擁有核武器的伊斯蘭大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今年,他再次把矛頭對準英國,稱英國是個“30年沒打仗的隨機國家”。
在英法等國表示將組成“自愿聯(lián)盟”幫助烏克蘭后,遠在美國的萬斯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對此發(fā)表了意見。
萬斯表示,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將讓美國在烏克蘭擁有更多的經(jīng)濟利益,從而提供“比來自某個三四十年沒有打過仗的隨便一個國家”的兩萬軍隊要好得多的安全保障。
之后,他否決了由英歐提出的維和行動,并進一步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與美國簽署礦產(chǎn)協(xié)議。
萬斯的意思很明確:沒有利益綁定就沒法談下一步 —— 美國在烏克蘭如果沒有利益,為什么要保護烏克蘭?
但真正激怒英國的點,在于那句扎心評論:一個三四十年都沒打過仗的隨便一個國家。
也就是這句評價,成功地激怒了成千上萬英國退伍軍人,甚至讓保守黨、工黨和改革黨罕見地一致對外了。
英國改革黨(Reform UK)領(lǐng)袖奈杰爾-法拉日(Nigel Farage)表示,“錯,錯,錯” —— 此前,他和鮑里斯都是共和黨和特朗普的好朋友。
法拉日在參加威斯敏斯特的農(nóng)民抗議活動時告訴GB新聞:
“在阿富汗的20年里,按比例計算,我們與美國花費了相同的資金,投入了相同數(shù)量的軍人,并遭受了相同的損失。我們在這20年里一直支持美國,做出了完全相同的貢獻。他們(美國)可能比我們大六倍,但我們盡了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在這件事上,JD·萬斯錯了。”
影子國防大臣,保守黨議員詹姆斯·卡特利奇(James Cartlidge)他說:
“英國和法國派遣了數(shù)千名人員前往阿富汗,這其中就有我自己的兄弟和許多議會同事。(萬斯)忽視這樣的服務(wù)和犧牲,對我們來說是極度不尊重的?!?/p>
前武裝部隊部長詹姆斯·希佩(James Heappey)曾是一名士兵,他表示與美國和法國軍隊并肩作戰(zhàn)是“我軍事生涯的決定性時刻”。他補充說:“聽到這種關(guān)系被貶低,我感到很遺憾?!?/p>
保守黨政治家約翰尼·默瑟(Johnny Mercer)曾擔任退伍軍人部長,并在阿富汗擔任突擊隊員,他表示:
這個小丑需要重審一下自己的特權(quán)。我讀了他的書,發(fā)現(xiàn)他自己也承認他在海軍陸戰(zhàn)隊期間‘寫文章和拍照’。如果他像其他美國和英國軍人一樣,實實在在為國家服務(wù),他就不會貶低他們的犧牲了?!?/p>
默瑟提到的細節(jié),來自萬斯2016年出版的自傳:他在伊拉克擔任海軍陸戰(zhàn)隊記者期間“幸運地逃脫了所有真正意義上的戰(zhàn)斗”。
貝弗利和霍爾德內(nèi)斯(Beverley and Holderness)的保守黨議員格雷厄姆·斯圖爾特(Graham Stuart)甚至表示,英國需要考慮“美國總統(tǒng)其實是俄羅斯資產(chǎn)”的可能性。
眼看事態(tài)升級,萬斯立刻出來澄清,說自己一番話并沒有“影射英國或法國,而是其他歐洲國家?!?/p>
不過,這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解釋,哪個歐洲國家聽著都不是滋味。
比較有趣的是,這起風波發(fā)生后,保守黨黨魁凱米-巴德諾克是為數(shù)不多為萬斯辯論的人。她表示,自己“相當了解萬斯,也看了那段采訪,有些人過于情緒化了”。
44歲的巴德諾克,是去年選出來的保守黨黨魁,也是該黨歷史上第一位黑人黨魁。她本人的政治立場是絕對右派,并多次公開表達對撒切爾夫人的崇拜。保守黨輸?shù)羧ツ昶咴碌拇筮x后,黨內(nèi)認為應(yīng)該啟用一些和從前截然不同的新人,于是有了巴德諾克的歷史性上位。
作為黑人女性政客,巴德諾克在面對新一屆美國政府和英國的沖突時,絲毫沒有由于地占到了美國一邊。就在去年,她認為斯塔默和拉米曾經(jīng)罵特朗普是“新納粹的同情者”,為了大局,這兩人應(yīng)該向美國總統(tǒng)道歉。
如今,她不僅幫美國副總統(tǒng)洗白,還要求保守黨人在社交媒體上“盡量限制涉及美國的言論”,很難不讓人懷疑她是否是美國安插在英國政壇最大的棋子。
不過從這次爭議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屆美國政府并不吃歐洲那一套話術(shù)和政治正確,而是要求盟友們以純粹的商業(yè)邏輯和利害關(guān)系來相處。
這樣的場景,以后會越來越多,以政治正確平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消息來源:衛(wèi)報,福克斯新聞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屬于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