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是一種急癥,據資料顯示,我國每年腦梗死約330萬,其發病率甚至超過心血管疾病,成為“頭號健康殺手”。那么,針對什么是急性腦梗、它有什么早期征兆、又如何有效預防等問題,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專家教您科學預防和應對。
一、早期征兆,引起重視
急性腦梗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阻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引發腦細胞壞死的疾病。當你出現頭暈、眼前發黑、性格突然轉變,突發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站立不穩或行動不便,伴隨口眼歪斜、說話不清,單側或雙側視力減退等癥狀,要趕緊撥打120。
二、有效預防,及時就醫
1.控制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同時關注體重,避免肥胖,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
2.健康生活方式。定時監測血壓血糖,戒煙戒酒,不吃油膩食物,合理飲食。腦梗死患者可以進行慢跑、散步、柔軟體操、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緩解心理壓力。
3.定期體檢。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檢查,避免自行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若出現腦梗癥狀應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三、急救治療,必不可少
急性腦梗的治療關鍵在于“時間就是大腦”,一旦出現腦梗癥狀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盡快送往醫院,發病后的4-5小時內進行溶栓治療,使用溶栓藥物(如阿替普酶)溶解血栓,恢復血流。
四、康復護理,綜合訓練
1.運動功能康復。鼓勵腦梗患者握拳、抬腿,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對于癱瘓或肌力較弱的腦梗患者,需輔助其進行關節被動活動,防止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同時,通過訓練坐位和站立平衡,提升患者平衡能力。當肌力和平衡能力恢復后,再進行步行訓練,必要時使用助行器和拐杖。
2.語言功能康復。對于存在失語或言語不清的患者,開展發音練習、詞匯復述等語言訓練,還可以使用圖片、手勢等輔助工具幫助患者表達需求。
3.認知功能康復。運用記憶游戲、數字記憶、拼圖、閱讀文字等方法,對患者進行集中訓練,改善其記憶能力。同時,通過任務規劃和執行訓練,提高患者執行能力。
4.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鼓勵患者自主完成穿衣、洗漱、吃飯等活動,逐步引導其參與簡單的掃地、洗碗等家務勞動。
5心理護理。若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需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情感支持,幫助樹立康復信心,必要時請心理醫生介入治療。
6.定期隨訪。定期帶患者到醫院復查,評估康復進展,調整康復方案。
主管| 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處融媒體中心
來源 | 第七醫學中心
撰文 | 高紅衛 李 雯 羅永春
圖片 | 網絡
刊期 | 第2780期
總編:熊 剛
主編:張 奎
編審:張 密 李笑一
編輯:劉超英
郵箱:jfjzyy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