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城鎮化進程已經達到65%,與發達國家的70-80%差距不大。不過,很多年輕農民在城里買了房子,落了戶,成為了新市民之后,卻還有年邁的父母仍舊留在農村生活。為此,就有不少網友提出:子女已經在城里落了戶,如果居住在農村的老人相繼去世后,那按照現在的新規定,子女能否還能繼承宅基地?
對此,有農業專家表示,農村土地已經確權,有三類子女是不能繼承宅基地,即使登記過戶也無效。它們分別是:1、子女的戶口不在農村;2、子女分戶后,有了自己的宅基地:3、違建房不能確僅,無法繼承。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子女的戶口不在農村
現在很多村民都在城里買房落戶,都已經成為市民了。一旦老人相繼去世,那老人留下的宅基地,子女是不能繼承的。這主要是,根據宅基地的新規,只有是本村戶籍的居民,才能對宅基地有使用權。
如果子女的戶口早已經遷出,已經不是農村戶口了,那一旦農村父母去世后,就無法繼承父母留下的宅基地。不過,宅基地上的房子若還存在,那子女是可以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子。如果將來父母的老房子出現坍塌,那房子下面的宅基地會被村集體收回。
第二,子女分戶后,自己有了宅基地
本來子女與老人住在一起,享受同一塊宅基地。后來子女在長大之后,由于要分家、結婚等原因,就與老人分戶。于是,村集體又給子女分了一塊新的宅基地。那如果老人相繼去世之后,按照宅基地“一戶一宅”的原則,分戶之后的子女是無法繼承父母宅基地的使用權。
不過,雖然子女在分戶后不能再繼承父母的宅基地,但是原來老人在宅基地上的房子,子女還是可以繼承的。但不能對父母的老房子進行翻建、擴建,否則宅基地也是要被村集體收回的。
第三,違建房不能確僅,則無法繼承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農民在沒有經過村集體的同意之下,擅自把房子建在耕地上面。這就屬于違建房。而這樣的房子是無法對其進行確權的。如果老人都去世后,那這個違規建房肯定是要被村集體拆除,子女是無法繼承的。
此外,有些村民在建房時,占地面積超出了當地規定的面積上限,而超出的這部分的面積,就屬于違規建房,是無法確權的。即使子女和父母在一個村集體里,子女也無法繼承違建房的使用權,而且違建房通常還會被村集體強行拆除的。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有4種情況,城鎮戶口可以遷回農村:①農村孩子在考取大學之后,農村戶籍是會被遷出的。等到其大學畢業之后,原來遷出的戶籍還將會遷回農村。②農村居民如果服兵役,等到兵役結束后,戶口就要遷回本村;
③當年因工作原因,將農村戶口遷到城鎮。不過,農村原來的宅基地和房子都還在,像這類人群如果想遷回農村,只要提出申請,還是可以遷回來的。④夫妻一方在農村,那么另一方可以用投靠名義,將戶口遷入同一個村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