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有錢沒錢,牢記:吃3吉食、做3吉事,寓意生活風調雨順。3月5日是驚蟄節氣,驚蟄時節,春雷始鳴,喚醒冬眠的昆蟲,所以驅蟲是常見的習俗,比如撒石灰、熏艾草。此外,農事活動開始繁忙,所以準備春耕也是重要的事情。今天是驚蟄節氣,作為春季第三個節氣,此時春雷始鳴、萬物萌動,驚蟄節氣不同地區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有些地方可能會打小人,去除霉運,這也是驚蟄的習俗之一。
民間還素有“吃吉食、做吉事”的傳統習俗,以祈求新一年順遂安康。以下是傳承至今的“3吉食、3吉事”,順應老傳統為生活添福氣,下面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吃3吉食:梨、炒豆、韭菜
1、梨——寓意:遠離病痛,驅邪避害
驚蟄吃梨的習俗源于“梨”與“離”諧音,古人認為此時吃梨可驅除害蟲、遠離疾病。梨子水分充足,還能緩解春季干燥,尤其適合與冰糖、銀耳同煮,潤肺生津。
冰糖燉梨:做法簡單,先將雪梨去皮洗凈去核,加入冰糖和適量水(或枸杞),放入燉盅或碗中,隔水燉煮至冰糖溶化、梨肉軟糯即可。可根據口味調整冰糖用量,燉煮時間約30分鐘到1個半小時不等。
2、炒豆——寓意:驅蟲除害,五谷豐登
部分地區有“炒蟲”習俗,將黃豆、豌豆等干炒至噼啪作響,象征消滅田間害蟲,祈愿莊稼豐收。客家地區還會將炒豆與糖同制,寓意生活甜如蜜。
炒豆:做法多樣,以炒黃豆為例,先將黃豆洗凈,控干水分,可加調料腌制后,倒入熱鍋中中小火翻炒至熟。也可先將黃豆煮熟,再控干水分炒制,并加入醬汁等調味。炒制時需不停翻炒以防糊鍋,確保豆子熟透
3、韭菜——寓意:生發陽氣,財源廣進
韭菜被稱為“春季第一鮮”,驚蟄時陽氣升發,食用韭菜可助養肝健胃。其諧音“久財”,亦寄托了長久富足的美好愿望。
韭菜炒雞蛋:做法簡單:先將韭菜洗凈切段,雞蛋打散備用。鍋中熱油,先炒雞蛋至凝固盛出,再加油炒韭菜至變軟,最后加入雞蛋翻炒,加鹽、味精調味即可出鍋。
做3吉事:
1、祭白虎,化是非
古時民間認為驚蟄日白虎(兇神)出沒,易招口舌之爭。人們會用紙繪制白虎畫像,以豬血、肥肉祭祀,寓意化解是非,護佑家宅安寧。因此這天家里的長輩,有空記得做起來哦,也是圖個吉利。
2、熏艾驅蟲,護健康
驚蟄后氣候回暖,蟲蟻滋生。舊俗會點燃艾草、蒼術等草藥熏屋,或用石灰撒墻角,驅除害蟲,清潔環境,預防春季流行病。每年的這個時候,在老家的長輩都會熏艾草,石灰撒墻角,把春雷驚醒的蟲害都趕跑,寓意家人更健康平安。
3、踏青賞春,養身心
此時春光明媚,宜外出踏青、放風箏,吸收自然陽氣。民間認為“驚蟄動一動,一年不病痛”,適當運動可疏解肝氣,提振精神。驚蟄后春暖花開,這個時候也是踏春的好時節,接觸大自然,多出去走動走動,對身體健康也很好呢。
順時養生小貼士:
驚蟄節氣飲食要少酸多甘,多吃山藥、大棗等健脾食物,忌食油膩辛辣。“夜臥早起”以順應陽氣生發,中午可小憩養神。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急躁易怒,可聽舒緩音樂或練習太極拳調節。有空經常到戶外散散步,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Lily美食談碎碎念:
以上就是關于驚蟄節氣的簡單介紹,并且附上了驚蟄節氣的傳統習俗和健康飲食,驚蟄節氣了,家里的長輩有空記得做給家人吃哦,順應節氣健康飲食,對身體健康有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