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機器人正在熱度之中,但是誰知道飛行汽車更是要超越現有汽車,成為未來科技時代的交通工具。最近飛行汽車概念越來越火了,不過讓人意料不到的是,收費站卻尷尬了。
世界第一輛飛行汽車,更像是飛機改裝的,在2009年美國實現首飛,降落后只需按一個按鈕,就折疊機翼可以上路行駛,但是這更像飛機上路而已。2018年荷蘭公司PAL-V推出了其量產版飛行汽車售價約60萬美元。2022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頒發 135 部航空承運人證書,這意味著,低空飛行第一次正式得到許可。
在國內,其實研發的也很前沿,2021年低空經濟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前期研發掠過。2022年11月17日,全球首款載人級兩座智能分體式飛行汽車工程樣車在重慶發布,2024年4月25日,小鵬匯天“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預售,同樣奇瑞飛行汽車也開始發布。之后各種類型的國內飛行汽車紛紛發布消息,包括東大·鯤鵬1號”,還有吉利、長安汽車都號稱已經擁有成熟的技術和產品了。
其實全國多個城市在傾力打造飛行汽車,不過最新消息是,四川成都市支持的低空飛行項目,沃飛長空自研的AE200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2025年會進行載人飛行的試驗,而且樂觀的預測在2026年的下半年,有可能普通民眾就能試乘體驗打‘飛的’出行。
沃飛長空將力爭成為國內首個完成載人飛行試驗的6座eVTOL產品。現在多個城市都有著飛行汽車項目落地,也在不斷的取得突破。確實未來的出行方式將多種多樣,無人駕駛、低空飛行,將很有可能成為民眾日常的出行選擇。
實在是太棒了!低空飛行即將成為現實,不過上次在某地,低空飛行權已經被拍賣,將來即使飛行汽車出現,是不是不但要繳納雙重費用呢?地面上的路費和天上的低空飛行使用權費?另外,現在看到的飛行汽車,更像是直升飛機或者無人機,有沒有更像車的呢?
對比國產小鵬之前發布的飛行汽車,感覺就像一個大號的無人機,仍然利用了直升飛機的升空原理,是用螺旋槳的旋轉,托起汽車升空。而馬斯克的飛行汽車,更像是科幻電影中的真正的飛行汽車。現在宣布試飛成功,而且開啟預定。217萬一輛,已經得到33000輛訂單,馬斯克的無人汽車真的投入實際運營了。
一個車只能坐兩人,新能源電池驅動,地面可以走322多公里,全飛行能走177公里。感覺對于出行已經足夠了。但是這對于公路管理部門具備著很大的挑戰。低空飛行權力到底應該由誰管理?是由地方政府可以用于拍賣,或者自由飛行?高速路費以及收費站應該如何管理?這將是一個新的難題。
聯想到在2024年,有位委員提議案,建議周末高速半價擴大內需。講述促進國內的內循環消費,還將是一個主要的方向。那么圍繞這個主題,應該配套出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周末高速半價收費,將有著重大的意義。路通財通,降低出行成本,那么民眾出門消費的欲望會大大增強,對于旅游業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不過如果有了飛行汽車,好像提案也可以掠過了。飛行汽車可以解決停車問題、堵車問題、更重要想到,假如遇到收費站時就開始起飛,飛過之后再降落,這是個啥場景啊?未來收費的高速公路怎么辦?這可能是飛行汽車投入實際運行之后,公路部門面臨的最大問題。當然美國高速公路基本不收費,但是全球還有很多國家的公路要收費的。
飛行汽車,可以擴大內需,但是損失某些部門的利益,到底如何權益呢?低空飛行會單獨收費嗎?如果收,不就是過去的養路費嗎?但是無論如何,科技是無人能阻擋的。有可能這就是人類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