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濤是一名初二年級的男生,父母的祖籍均不在本市,都是從外地搬過來的,父親經營一家模具廠,母親在廠里幫忙。阿濤隨父親一起生活,而母親則接手瀕臨倒閉的模具廠,用一己之力為父子二人提供經濟支持。
阿濤性格內向,成績處于班級中下水平,無同伴好友。阿濤因情緒低落經常劃傷自己的手臂,他和母親一起來到了咨詢室。
從阿濤的描述中我了解到,在他的童年階段,父母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更多的是把他帶到廠里放養,疏于關愛和培養。
阿濤本身性格較為內向,在面對家中變故時較為隱忍。他羨慕同學能在父母跟前撒嬌,而他只能在家里照顧父親。回家后,他身心耗竭,沒有精力再學習。
他的社會支持系統薄弱,沒有興趣愛好,也沒有知心好友傾訴。很多次下課以后,他會去把教室的垃圾倒掉以消磨時間。
他在意學業卻又無可奈何。他的成績下滑厲害,到初中基本跟不上了。他覺得自己很沒用,不管怎么努力還是什么都做不好。
日積月累,阿濤覺得活著是一種折磨,時常冒出想解脫的沖動。
我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引導阿濤挖掘自己的扭曲想法,調整阿濤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指出他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好的地方,幫助他打開心扉,讓陽光照射進來,阿濤逐漸對自己有了信心。
我保持著和阿濤母親的聯系,分享孩子干預期間的大小進步和各種改善,并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一些方法指導。即便沒有和兒子朝夕相處,母親也可以與兒子交流彼此的狀況,分享日常的心情。
我引導阿濤用正面的視角去看待身邊的人事物,鼓勵他邁出人際交往的一小步,像滾雪球一樣逐漸積累,慢慢促成大的改變。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濤的病理性記憶,阿濤曾被病情發作的父親從睡夢中揪起,用菜刀架在脖子上。在拼命喊叫爸爸后,父親才清醒一些,把他放下來。我對阿濤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他因焦慮引發的頭疼也緩解了不少。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濤的情緒狀態改善和穩定很多,劃傷手腕的情況也逐漸消退,已經很久沒發生了。阿濤的眼神變得靈動,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展現,肢體語言變得柔軟舒展了。他說話的聲音明朗很多,在學業和人際交往中也逐漸找到了自信,他的心理韌性增強,心態變得陽光了很多。
他甚至開始創作音樂,自己填詞錄制曲子分享給我。開始的主題是對恐懼情緒的覺察與表達,到后來詞曲逐漸變得正向幽默。每當我聽著阿濤自創的歌曲,內心也會升起從未有過的欣慰。
后來,我收到了一張來自另一城市的精美卡片,是阿濤寄來的。他考上了當地的一所私立高中,適應得不錯。他還在繼續音樂創作,又有了新的夢想和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