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距《六姊妹》大結局已有些時日了。網上還是有很多關于這部劇的評論,其中大部分還是感嘆分析劇中各人物的性格及命運。
最多的莫過于對大姐何家麗的討論,畢竟這個人物,從小那么矚目,卻一生為何家付出,到頭來自己的小家沒經營好,還被何家人趕出了老宅,人生的結局實在有些令人唏噓。
大家在心疼何家麗的同時,更多的是評論她丟小家顧大家太“愚蠢”,貶責她邊界不清,過于干涉他人,背負不屬于自己的責任,甚至有人直言,她完全是自作自受,自討的苦吃。
而相比之下,網友們對張秋芳這個人物卻是出奇一致的好評,人人都夸贊她是人間清醒,努力把命運掌控在自己手里,覺得她才是真正的強者,甚至還有人說,何家六姐妹加起來都抵不過一個張秋芳。
雖然這些評論貌似都很有道理,但我在看這些評論的時候,卻總感覺,有些惆悵,好像對,又好像哪里不對。
何家麗“好人沒好報”,她真的做錯了什么嗎?
張秋芳那么清醒通透,她就真的比別人活得更高級圓滿嗎?
其實,都是無解的。
人生本就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性,我們隨時面臨著選擇,而無論你選擇哪一條路最后也許都會有遺憾。
02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假如是你,或者是張秋芳,出生在何家麗這樣的家庭,有這樣母親、父親、家教、環境,以及當時的閱歷遇上那樣的情況,你會不會做同樣的選擇?
你能拋開那份責任,把界限劃得那么清析,然后安安心心地去過自己的小日子嗎?
如果是張秋芳,或許也會愿意舍我去托舉自己下面的妹妹們吧?(她那個時候明知道湯為民不喜歡她卻急著嫁給他,也是因為父親離世弟弟年幼,家中需要一個男丁可以相互幫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她也是為了托舉自己的家族。)
而何家麗若是出生在張秋芳那樣的家庭,受張秋芳那樣的環境熏陶,她有沒有可能會和張秋芳一樣,主動追愛,參加高考,學習醫術、做自己人生的掌控者呢?
其實都是有可能的。
但不管是誰,做了怎樣的人生選擇,都是有得有失,不可能事事圓滿,也不可能就沒有苦難沒有遺憾了。
沒有哪個選擇就是絕對正確,也沒有什么做法就是絕對錯的,退一萬步講,錯,也有錯誤的意義。
何家麗“好人沒好報”,看似付出沒得到等價的回報,但她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并且最終她兌現了對自己和對父親的承若,在她看來,這就是一種幸福。
倘若她當初選擇了過自己的小日子,而沒顧到何家,后面看到何家雞零狗碎的樣子,或許她也是會后悔的吧?
同樣,張秋芳清醒通透,可她最繞不過的其實是對湯為民的感情(因為一個人越缺失的那個東西往往就會成為她最想要的東西),為了這份感情,她一生都在辛苦努力托舉湯家。
她投資支持湯為民開面包店,替湯振民操辦婚事,后面又操心他們離婚的事還幫他們養孩子。
除此之外,湯家人因為遺傳問題后面一個個生病離世,最后連湯為民也撒手人寰,張秋芳一直不停地照顧著湯家人,最后還得自己一個人照顧老年癡呆的母親。
張秋芳如此清醒,可她就不辛苦嗎?然而,她追逐了心中所想,也許也是幸福的吧!
倘若沒嫁給湯為民,她最后也許也會遺憾。
所以你看,不管做什么選擇,到最后成就的其實都是自己。
沒有誰的人生,會比誰,更高級。
03
另外,我個人感覺,在何家麗身上,更看得到人情味、親情味以及煙火味。這也許是我一直說不出來,但感性地偏向何家麗的原因。
每次看她去為妹妹們出頭,或商量婚嫁事宜,或討公道爭取利益的時候,我都覺得她特別有那種知世故、接地氣的擔當,那是哪怕一個長輩也拿得出手的世俗之愛,讓人感動。
而張秋芳的身上,更多的是理性、冷靜、通透。她把人生規劃設計得很好。
她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哪怕那時候湯為民不喜歡她,她也愿意等他,不離不棄地守著他。
她把女兒教育得很優秀,出國留學還帶回來外國男友。
她還把湯家“爛攤子”打理得井井有條,無怨無悔托舉著湯家。
她有非凡的遠見,那個年代就在上海買了房,不僅給了自己保障,生活層次上也越了一個階級。
她真的很厲害也很偉大。
但同來人間,到底什么樣的人生才是真的好呢?什么樣的結局又才是真正的好結局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