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芙蓉開
《芙蓉花仙》再回新都
“美花園,雅書齋。映日芙蓉對窗開……”
芙蓉花開,仙韻新都。2025年3月3日/4日晚,青春版大型神話川劇《芙蓉花仙》再回新都,于升庵故里——升庵書香劇場浪漫上演。這場融合傳統精粹與現代審美的藝術盛宴,不僅為新都市民獻上春日里的文化厚禮,更以創新表達向全國兩會獻禮。
芙蓉花開 仙韻新都
春暖芙蓉開
好戲新都來
新都的戲迷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那個關于花仙的浪漫傳說?
她,是花中仙子,美麗善良,純潔無暇;
他,是護花仙童,癡情書生,為愛執著。
一段人仙曠世奇緣,一段絕美仙凡之戀,在春暖花開的新都升庵書香劇場華麗綻放……
花中仙,情更濃,香城芙蓉醉春風。
川劇《芙蓉花仙》由四川省川劇院與中共成都市新都區委、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政府聯合出品,由四川省文聯主席、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智林擔任藝術總監,二級導演吳福志擔任編劇,一級導演劉毅執導,一級作曲李天鑫擔任作曲、配器,上海戲劇學院二級教授潘健華擔任服裝與造型總設計。
該劇目取材于神話愛情故事,20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新都縣川劇團根據傳統川劇《花仙劍》改編,在內容和形式上均進行了大膽創新,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本次兩場演出,由四川省川劇院優秀青年演員趙思雅、梁浩龍出演芙蓉和陳秋林。由楊星擔任指揮,黃偉司鼓,陳若梅領腔。
四川省川劇院梅花獎得主張燕對此次演出談到:“《芙蓉花仙》再次回到家鄉演出,我感到很開心。《芙蓉花仙》是新都的本土IP,雖然是時隔多年再次上演,但看到它能夠在新時代散發光彩,依舊令我感動。這是青春版《芙蓉花仙》首次來到新都演出,青春的演繹是對這出經典劇目朝氣蓬勃的展示,這對青年演員來說也是一次鍛煉和成長的機會,我們必須要報以肯定和支持。對《芙蓉花仙》而言,復排要堅持守正創新,傳承發展,青春版正一代代在年輕人手中接力涌現,花開正當時。”
趙思雅表示:“今天的氛圍很好,把這出戲帶回新都我很激動,我要爭取把芙蓉花仙這個角色打磨得越來越好。”梁浩龍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在新都的舞臺上飾演秋林,同時我也感到緊張,今天感覺現場觀眾很熱情,這是對于我們青年演員傳承的動力。”
在演出開始前,該劇藝術總監,全國政協委員、川劇名家陳智林雖因履職兩會未能親臨,但仍通過云端寄語:“《芙蓉花仙》是川劇的瑰寶,此次復排展現了傳統藝術的魅力與時代活力。希望年輕演員們珍惜機會,用心演繹,讓川劇藝術薪火相傳。”陳智林表示,年輕演員們眼中有光,才能讓千年戲脈有了溫度與未來。川劇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應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貢獻更多力量。
演出中,芙蓉與書生陳秋林之間的仙凡之戀讓現場觀眾們仿佛穿越時空共赴一場跨越千年的愛戀之旅。“護花”“幽花”“澆花”“贊花”“戀花”等一幕幕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徐徐展開,收獲了滿滿的好評和掌聲,在場老戲迷感慨“后生可畏”。
跌宕起伏的劇情、青春靚麗的演員陣容、美輪美奐的舞臺呈現讓現場觀眾直呼“過癮”!大家均對本次演出贊不絕口。
一位西街小學的同學表示:“太精彩了!沒想到川劇這么好看!”
新都觀眾湯志慧談到:“我是老戲迷了,以前就看過《芙蓉花仙》這出戲,今天青春版的演繹很成功,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川劇特色,又讓人耳目一新。”
編輯:張芮釩 曹涵凌 劉成浩
責任編輯:樊明君 張晶晶
編審:陳智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