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分享
每一份的美好和好運
—寫給設計
嗨,我是暖風。
收到工資短信的下一秒,手機仿佛成了催債狂魔,所有APP集體彈窗:“該還信用卡了!”“該還花唄了!”
當代年輕人發工資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慶祝,而是一場大型“財務大逃殺”——還完信用卡、花唄、抖音月付,工資卡秒變月光,剩下的錢只夠在微信和支付寶的零錢角落里玩“大家來找茬”。
工資到賬的瞬間,當代年輕人熟練得像財務總監:
打開8個APP,精準分配每一分錢——30%還債,40%交租,剩下30%在“吃頓好的”和“再省省”之間反復橫跳。
朋友小田月薪1萬,還完房租和分期賬單后,余額只剩兩位數:“每次發工資,我都覺得自己像個臨時會計,錢只是在我這兒過個賬”。
還完債的深夜,總有人偷偷打開所有支付軟件,把0.01元的微信紅包、3.8元的支付寶余額、銀行卡里的87.5元加起來,再乘以“四舍五入法”,強行算出個“本月總資產”。
別問,問就是當代年輕人的數學巔峰全用在這兒了。
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哲學:工資可以還債,但奶茶不能不喝;余額可以見底,但新出的皮膚必須擁有。
畢竟,“錢不是花掉了,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在我身邊”。
當你以為這是部悲情劇時,當代青年早就掌握了高階玩法:
工資到賬三分鐘:給APP們發完"工資"
工資到賬三小時:購物車刪除鍵按到冒火星
工資到賬三天后:捧著泡面研究基金定投
發工資后的24小時,像極了當代年輕人的財務快閃?。呵耙幻胧菗]金如土的“富翁”,后一秒是精打細算的“貧困戶”。
但這場狂歡與焦慮的背后,藏著我們對生活的倔強——哪怕錢包再扁,也要在縫隙里摳出一點甜。
我們這屆年輕人啊,早就在"月頭發工資,月中還賬單,月底等工資"的循環里,練就了在夾縫中生存的絕世武功。
“你發工資后的第一件事是啥?是秒還花唄,還是立刻犒勞自己?
我是暖風,感謝您的閱讀,感謝您的每一次在看和點贊,愿這些溫暖的文字,能伴您走過每一個美好的日子,讓愛和好運都流向你。
*作者:暖風,來源公號:寫給設計
如果喜歡,就分享給你第一個想起的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