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4日起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再次加征10%關稅,作為反制,中國馬上就甩出一張農產品制裁清單——小麥、玉米、大豆、豬肉這些美國農業的命根子全被加稅了!
為啥專挑這些農產品?說白了就四個字:打蛇打七寸!眾所周知,美國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一直都是全球農產品出口大國,大豆、玉米、小麥等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據重要份額。
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全球最大金主——去年光買美國大豆、玉米這些就花了近3000億人民幣,占了美國農產品出口的近五分之一。舉個例子:美國農民種10顆大豆,有2顆就是賣給中國的。現在中國一加稅,美國大豆價格直接跳水,農民賺不到錢,倉庫堆成山,拖拉機都要開不動了。
更狠的是,這次清單里還塞進了雞肉、豬肉、乳制品——這些都是美國中西部紅脖子州的核心產業,而這片地區恰恰是特朗普的鐵桿票倉。想象一下:愛荷華州的養豬場主因為豬肉賣不出去破產了,他們能不咒罵特朗普嗎?
有人擔心加稅會不會讓國內農產品漲價?導致我們生活成本上升?其實國家早算明白了——中國糧食自給率超過80%,小麥、玉米庫存夠全國人民吃一年半。更何況我們還有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備胎,美國大豆貴了?直接改買南美的,價格更香量更足。反倒是美國農民慘了,中國不買大豆,他們只能低價拋售,或者讓政府拿財政補貼填窟窿。
注意看第四條:3月10日前發貨的貨物,只要4月12日前到港就不加稅。這相當于給了美國企業一個多月的后悔藥——現在趕緊降價促銷還能止損,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這招既留了談判余地,又讓美國內部產生分裂:資本家想賺錢,政客想搞事,看你們自己先打起來!
2018年貿易戰時,中國對美國大豆加稅25%,直接導致美國大豆價格暴跌40%,中西部農場主集體上街抗議。這次清單明顯是精準復刻——用歷史經驗告訴美國,同樣的招數對中國沒用,但對你很要命!
中國這波反制,看似對著農產品薅羊毛,實則刀刀砍在美國的軟肋上。既保護了國內民生,又掐住了對手的政治經濟命脈,順便給全世界示范了什么叫有理有利有節的反制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