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作者:林鯨
網紅效應只能放大價值,卻不能創造價值
送汽車、爬車頂、賣掉邁巴赫、跨界拍短劇,話題感十足,坐擁千萬粉絲,隨時上熱搜……
熱衷于當網紅,以及教企業家做網紅的周鴻祎,的確是越來越紅了,但他的公司卻沒太享受到他的紅。
1月17日,360公告:公司預計2024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1.5億元至-7.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2.7億元至-8.5億元。
1
流量狂歡
2月23日,周鴻祎又火了一把:
在北京小鵬汽車門店,他兌現承諾,向首批20位幸運獲獎車主頒發了車鑰匙。
這始于他元宵節發起的直播送汽車活動。
期間,周鴻祎宣布送100臺國產新能源車,首批送出了20輛小鵬MONA M03,官方售價區間為11.98萬-15.58萬元。
元宵節當天,周鴻祎在360大廈開啟送車直播,吸引了超過10萬吃瓜群眾。
當他宣布這一計劃時,熟悉其套路的人便已知道,他是要借此搞營銷。事實果然如此,其目的是,推廣自家的APP“納米AI搜索”。
他把活動放到了“納米AI搜索”上,并且設置了拉人頭攢“納米值”可以拉高中獎率的玩法。
根據報道,這一活動最終成效顯著,帶來了累計超過1300萬的下載量。
這只是周鴻祎網紅成就的冰山一角。
最近幾年,新能源車是個大熱點,周鴻祎自己也曾投資造車并且非常引人關注,或許是自己造車效果不佳,想要來個“失之東籬,收之桑榆”,他拼命抓住新能源汽車的風口搞事。
他高調以990萬元拍賣自己的邁巴赫,宣稱“傳統豪車已死”,單場直播觀看量超78萬人次,然后又在一年內一口氣買了十幾輛國產新能源車。這些車,他顯然也沒有白買。
4月份,周鴻祎直接爬上小鵬汽車車頂,身穿標志性紅衣,擺出夸張姿勢,網友戲稱他是“用實力終結了美女車模時代”的“紅衣車?!薄?/p>
此后,他圍繞新能源車的說學逗唱一個接一個,不但吸引大量網友圍觀,甚至引發車企高管隔空互動,雖然他連駕照都沒有,卻常常顯得十分專業。
有條件要紅,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紅,周鴻祎總能制造話題上熱搜。
今年春節前,周鴻祎還出演了一部AI短劇《重燃人生之隱世黑客驚艷全球》。在劇中,他化身技術大牛,用自家產品“納米AI搜索”破解難題,穿插產品功能演示,甚至設計了“用AI搜索追回前女友”的狗血橋段。
該劇成本僅10萬元,拍攝周期僅一天,收獲了數千萬播放量,成功讓產品下載量沖上應用商店前三。
而前述送車活動則直接拉動納米AI搜索的日活,股價在爭議中漲停。
為什么要努力成為網紅?周鴻祎的答案是為了公司,為了業務。比如,他曾坦言:“我沒錢做廣告,只能靠‘吼’!”
但他公司的業績,卻是越來越吼不起來了。
2
連虧三年的360
到2024年,360已連續三年陷入嚴重虧損,其股價最大跌幅達90%,市值蒸發超4000億元。
曾是國內互聯網行業明星企業的360,為何淪落至此?
首先是主業不振。
360至今嚴重依賴廣告,而其廣告收入卻在產業巨變中斷崖式下滑。
作為PC時代的安全軟件巨頭,360曾經擁有相當可觀的廣告收入,2019年,其凈利潤高達59.8億元,128.41億元營收中,廣告及服務收入就占到了超過97億。
到2023年,360的廣告收入依然占總營收的55.16%,但其規模已減少到45.21億,相較2019年縮水近一半。2024年上半年,其廣告收入更是進一步減少至20.36億元。
這期間,360也曾努力擺脫廣告收入依賴,加速向B端布局,建立新的增長點,并且提出了用戶端、中小企業端、政企端、安全領域“四路并發”戰略,但其實際進展緩慢。
到2023年,360的另一大核心業務安全及其他相關收入,也才17.65億元,當年甚至還同比降了1.48%。
主業不振的另一邊,360戰略投資的企業,也連連虧損。
2022年,參股公司Opera Limited股權處置損失及合聯營企業虧損,給360帶來了約20.5億元的投資虧損。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哪吒汽車更是“燒錢黑洞”。
2021年-2023年,哪吒汽車合計虧損超過183億元,360持有其10.7%股份,盡管2023年周鴻祎放棄了后續增資,但其虧損并未停止。
當然,360的虧損與其對未來的投入不小,但相關業務還未到收獲期也有相當的關系。比如2023年起,360全面押注AI,推出“360智腦”并布局大模型,當年研發費用高達31.04億元。
但總的來看,周鴻祎的網紅,與360的發展,是不成正比的。
3
同紅不同命
眾所周知,雷軍也是網紅企業家,而最近小米股票瘋漲,市值突破1萬億元。小米公司的業績與未來,也伴隨汽車的成功,更加光明。
為什么同樣是網紅老板,兩家企業的命運差距如此之大?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恐怕是,雷軍的網紅效應始終圍繞小米核心業務展開,他的個人IP與產品深度綁定,營銷始終圍繞用戶需求展開。
而且,小米的產品和業務,核心都是Toc,這也有利于雷軍直接將個人所帶來的流量轉化為公司的銷量。
雷軍的“網紅化”始終以產品為錨點,以放大產品價值,促成消費購買為目的。例如,SU7發布會直播中,他用卷尺測量后備箱尺寸、展示車內手機支架卡槽等等各種細節,這種“產品即內容”的策略,讓流量成為用戶體驗的延伸工具,非常有利于增強用戶信任和購買意愿。
而且,雷軍的“促銷”不但有細節價值的釋放,也更有從用戶內心深處種草的頂層與長期設計。
比如,用戶購買汽車的決策成本很高,絕不會只是因為老板火而購買,也會看重整體實力尤其核心技術等等。而小米SU7從立項到量產的3年間,雷軍一直都在非常明確且持續地輸出其“工程師文化”“成本控制”等“高大上”硬核內容,為產品積累認知勢能。
這種用時間持續積累信任與心智優勢的策略,讓小米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用戶忠誠度,即便遭遇輿論危機,也能以“72小時響應改進方案”扭轉局面,讓流量真正沉淀為品牌資產。
而且,從手機到汽車,雷軍始終圍繞“讓更多人享受科技樂趣”的愿景塑造自我形象,并輸出相關內容,可謂是網紅的專業主義和長期主義,這讓他最終形成了“流量-銷量-生態協同”的加法效應和正循環。
而周鴻祎的網紅營銷更多是單點突破,缺乏與核心業務的強關聯,360的業務本身,尤其是直接為其貢獻業績的,也不在C端。
爬車頂、送車、拍短劇,周鴻祎的這些網紅行動,既紅得中心思想不明確,也紅得重點不突出,進而也沒有形成固定的心智目標。有時候看得吃瓜群眾都替他操心,這么大流量,但您的東西在哪兒?
2024年4月,周鴻祎車頂營銷紅遍全網,但哪吒汽車當月銷量反而同比下降22.9%。包括送車活動雖然使得“納米AI搜索”月訪問量超過3.07億,以及他主演的AI短劇播放量破億,但其APP月活也僅維持400萬量級。
所以,網紅效應只是放大器,企業家網紅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好產品和好業務支撐,并且長期一以貫之,其對企業的意義可能紅也白紅。
4
網紅并非商業模式
網紅效應只能放大價值,卻不能創造價值,哪怕紅如雷軍,也只是錦上添花,沒有盈利支撐的流量狂歡終將裸泳。
當企業家將“做網紅”視為商業模式,但卻沒有產品與業務匹配支持,往往會陷入虛假繁榮到流量依賴的惡性循環。
周鴻祎早年以“好戰”著稱,通過顛覆性創新重塑行業格局。其360安全衛士以免費策略打破傳統殺毒軟件市場,倒逼行業轉型,推動中國互聯網安全生態進步,并且快速積累數億用戶,市值曾經最高達4498億元,成為中國互聯網安全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
無論其外界形象如何,這一時期的360,核心都還是以技術創新和用戶價值為核心,通過產品價值,去實現公司的成長。
進入移動互聯網更激烈競爭的時代后,360的業務優勢受到挑戰,試圖以流量營銷彌補業務短板,但效果,顯然是非常有限。
流量可以點燃火焰,但只有健康的商業模式才能維持其燃燒。
從雷軍等成功者看,企業家的網紅化若要創造價值,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流量必須與核心產品的用戶價值強關聯;建立從流量到營收的直接轉化路徑;通過持續創新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競爭優勢。
當企業的產品與業務處于頹勢,企業家不去重做產品和業務,而是試圖靠網紅扭轉形勢,很有可能會遭到反噬。
只有讓產品始終牢牢立于主位,讓網紅身份成為商業模式的副產品,流量經濟才能真正可持續。
說明:發布并不意味著我們贊同其觀點,只為多一個視角看待問題,部分信息和圖片無法核準,如涉權益,煩請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有融資需求請加微信(FA_rzj),為方便備注,申請好友時請發送(姓名·城市·公司·職務)
- The End -
我們已經與阿里巴巴創新投資、達晨創投、高瓴資本、高榕資本、高特佳投資、戈壁創投、國新風投、國中創投、紅杉資本、華映資本、火山石投資、IDG、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紀源資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藍馳創投、梅花天使基金、平安創投、啟賦資本、軟銀中國、賽伯樂投資、賽富基金、深創投、天圖資本、騰訊投資、五源資本、毅達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優勢資本、真格基金、浙商創投、中國風投、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等近千家知名投資機構2000余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廣泛聯系和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