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歐洲學校網(European Schoolnet)和歐洲未來教室實驗室(Future Classroom Lab)聯合出版《學校培養學生數字能力的策略:學校領導者指南》。該指南借鑒了來自8個歐洲國家的15個案例研究的見解,展示了提升學校數字能力和學生數字素養的有效學校策略的多樣范例。學校領導可以將這些指南用作實用框架,設計和制定符合學校獨特愿景、需求和背景的定制化數字教育戰略。
該指南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解數字能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基礎背景。第二部分為學校領導制定和實施數字教育戰略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路線圖。
第一部分 學校數字教育戰略的重要性
該部分闡述了學校重視數字能力發展的背景和理由,以及概述了學校領導在支持數字化轉型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強調需要有遠見的領導和戰略性的全校方法。
1.為何需要全校(whole-school)數字教育戰略?
在快速變化的數字化環境中,學校需要一個全面的策略來整合技術,確保教育目標的一致性。一個清晰的策略有助于設定共同愿景,解決數字鴻溝,促進公平,并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它還能幫助學校應對AI等新興趨勢,確保學生為未來做好準備。
2.數字能力是什么?
數字能力(digital competence)指在學習、工作及社會參與中,以自信、批判性和負責任的方式使用數字技術并與之互動。數字能力經常與數字素養(digital literacy)互用,有時也與計算機素養、ICT素養、信息素養和媒體素養等術語互換使用,是一個動態更新的概念。
該指南指出,數字素養包括多方面的認知、運動、情感和社交技能,使個人具備在數字環境中熟練駕馭和運作的必要能力。此外,它不僅限于技術能力(如編碼、計算思維),還包括批判性地評估在線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的能力,以及生成真實內容以實現個人和職業目標的能力。
3.什么是學校數字教育戰略?
學校數字教育戰略是指教育機構為有效地將數字工具、技術和實踐融入學習環境而制定的計劃和框架。學校全面的數字教育戰略不僅包括使用數字工具和資源,還包括開發新的教學方法和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發展,以確保有效的整合。
制定學校數字教育戰略不僅僅是簡單地整合新技術,它需要深思熟慮的方法,以了解技術如何改進教育成果,解決不平等和支持學校的更廣泛的教育使命。它也不是一個一次性的過程,沒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相反它是一個循環過程,包括確定關鍵優先事項、為有針對性的舉措分配資源、監測進展和實現差異性目標。
4.學校環境與數字能力為何重要?
學校的物理環境在支持數字技能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學校的數字教育戰略應包括調整或開發創新學習空間(ILS)的計劃,以促進數字能力的發展,整合創新教學法以及在教學和學習中使用技術。
創新學習空間(ILS)有許多術語,如創新學習環境、靈活學習空間、未來學習空間、主動學習教室和可配置學習環境,它是成功地將創新空間設計與創新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生態系統,旨在為教學、學習和社會教育活動提供高度靈活性。它不僅僅是建筑設計,需要將物理屬性與創新教學實踐相匹配。
學校數字能力由學校改進和組織學習的更廣泛議程構成,它被定義為“文化、政策、基礎設施以及學生和員工的數字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技術有效融入教學和學習實踐。”
5.AI在教育中如何使用?
將學校中整合AI旨在支持教學方法的轉變,并創造學習機會,讓學生能夠獲得和發展在數字時代茁壯成長所需的數字能力。這種整合包括為教師提供必要的知識和工具,以評估AI支持的活動在實現教育目標和促進教學變革方面的適當性和有效性。
AI在教育中的應用不僅僅是采用新技術,還包括調整教學實踐,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技術進步的好處。因此,在教育環境中實施AI越來越被認為是一個重大機遇和復雜的挑戰。
6.學校領導在制定和實施數字教育戰略中作用何為?
學校領導不僅是管理者,還需扮演變革推動者的角色。該指南指出,在學校領導中,任務、角色和責任的復雜性不斷發展,現在超過了任何一個人處理它們的能力。
人們逐漸認識到“分布式領導模式”比“英雄模式”更有價值。分布式領導模式指通過團隊合作分擔責任,增強學校作為學習組織的適應性。
領導團隊需制定愿景、支持教師發展,并與社區合作,確保數字戰略的成功實施。有效的學校領導團隊具有以下特點:
共同領導力——團隊成員共同承擔領導和決策責任;
協作文化——團隊成員有效地合作,重視彼此的觀點和專業知識;富有遠見的領導力——團隊對學校有明確的愿景,并致力于實現它;
數據驅動決策——團隊使用數據為決策提供信息并跟蹤進度;
致力于持續改進——團隊總是在尋找以可持續和迭代的方式改進學校的方法。
第二部分 制定學校數字教育戰略的實踐指南
該指南基于案例提出七個實用步驟,幫助學校領導者系統化地制定數字戰略。
1.建立強大的領導團隊
建立一個強大的領導團隊是制定學校數字教育策略的基礎,團隊成員應多元化(如校長、教師、IT員工),以兼顧教育和技術需求。
團隊應促進共同愿景,提供明確指導,確保戰略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職責分明。在領導團隊中優先考慮責任感,有效溝通和合作,以建立信任,并確保領導團隊和整個學校社區的認同。
例如,塞爾維亞的Nada Popovi?小學組建了一個由副校長領導的11人數字教育團隊,成員包括教師和非教學人員,基于他們強大的數字和溝通技能以及對團隊合作的承諾而被選擇,覆蓋小學各年齡段。該團隊每月舉行會議,討論策略實施、分享創新想法并進行基于證據的決策,所有工作融入其標準40小時工作周,無需額外負擔。
2.確定戰略愿景和優先級
設定與學校教育價值觀一致的數字目標,并保持靈活性以適應技術趨勢。
例如,盧森堡的école Internationale Gaston Thorn將數字技能作為核心愿景,其基礎是民主價值觀和負責任的媒體使用。該學校一直專注于三大支柱:民主、音樂和數字世界,并將它們融入其核心理念。數字媒體的使用是為了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育過程,支持學生的全面發展。技術不僅用于傳授知識,而且還用于加強社會和情感參與,特別強調包容性。
3.識別主要需求和挑戰
評估數字化準備情況,解決資源、技能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
例如,愛爾蘭的St. Nessan’s小學通過外部IT公司的基礎設施審計,發現寬帶和Wi-Fi不可靠等問題,并據此優先改進基礎設施,以確保教師能夠有效地將數字技術融入教學中。
4.分析可用及所需資源
盤點現有資源并確定投資領域,包括外部資金和伙伴關系。
例如,瑞士的Cercle scolaire de Val-de-Ruz學校的數字目標由數字團隊(CONUM)監督,并由副校長協調。該團隊由來自不同關鍵階段的七名教師組成,他們有專門的時間作為技術協調員。數字團隊通過年度會議分析資源需求,優先使用現有設備支持協作與可持續發展,而非推行“一人一機”計劃。
5.確保采用全學校法
讓所有關鍵的利益相關者(教師、學生、家長和當地社區)從一開始就參與到數字教育戰略中來,以確保全學校法。
例如,葡萄牙Agrupamento de Escolas de Freixo的所有教師都被邀請參與學校“數字發展計劃”。數字教育戰略設計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學校管理層、教師、學生、家長和非教學人員,商業和機構實體也參與其中,以實現戰略協調和資源支持。
6.將愿景轉化為行動步驟和時間表
將戰略分解為具有明確里程碑和責任的具體任務。
例如,愛爾蘭的Dominican College Griffith Avenue在專家支持下制定三年數字學習計劃,與學校改進計劃對齊,每年審查和更新,確保現實性和適應性。
7.建立監測和評估流程
建立強有力的評價框架,以確保戰略保持相關性、可持續性和影響力。
例如,捷克的Z? Lesní, Liberec采用3-4年評估周期,通過教師討論、問卷調查和與大學合作來收集數據。該校使用一些成熟模型支持學校數字教育戰略,包括用于反饋的SELFIE4TEACHERS模型、用于整合數字技術的SAMR模型和捷克國家學校21概況工具。學校還使用谷歌表格對教師進行ICT技能分析,該表格為個人行動計劃和專業發展機會(如持續專業進修、工作見習或指導)提供信息。
資料來源:
European Schoolnet. (2025). School strategies for fostering students’digital competences. Guidelines for School Leaders. https://fcl.eun.org/icwg-guidelines.
[本文為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教育研究中心成果]
本文由“教育國際前沿課題組”(IFRGE)課題組成員整理,課題負責人張永軍,編輯劉強。內容僅供參考,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下載該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