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開學不到半個月,湖南、浙江、江蘇、廣東等地明確:高中實行雙休制。
但就在高中生們以為“曙光初現”之時,家長群卻吵翻了天。
在“問政湖南”平臺的微調查中,近10萬名家長支持“減負從還學生周末開始”,但也有7.3萬余名家長認為高中雙休會導致“課程學不完,壓縮高三復習時間”。
圖源:“紅網”微信公眾號
杭州的家長更是投訴到了當地問政平臺,“其他地方周末不休息,就我們杭州的孩子休息,這不公平。”
河北衡水的家長反應也很激烈,直言“周末雙休是胡搞。”
熱議多年的高中雙休,落地到底面臨哪些阻礙呢?
今年最早傳出高中推行“雙休”的,是湖南長沙。
2月初,有長沙家長在問政平臺以“關于長沙市高中實施雙休制的建議”為主題發帖,建議“落實高中雙休制度”。
長沙市教育局對此明確回應:“我市認真落實相關政策要求,嚴禁高中學校在法定節假日、寒暑假成建制補課。學校可以開放教室、圖書館和體育場館,供學生自愿到校自習和體育鍛煉。”
圖源:湖南省問政平臺
隨后,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地也陸續給出明確態度。
據《杭州日報》報道,新學期開學后,杭州有多位高中老師和家長收到“雙休”相關通知:從本周開始,高一、高二年級的周末返校活動全面停止,后續情況如有調整,會及時通知大家。杭州市教育局還公開回應:中小學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和法定節假日在校內外組織或變相組織集中補習。
蘇州市的回應與杭州市差不多:高一、高二確保雙休。
圖源:蘇州問政平臺
廣東東莞市教育局明確:高中學校應按照國家法定節假日安排放假,學生周末以自愿為原則留校自習。
圖源:東莞市問政平臺
此外,山東青島、臨沂部分家長也表示,學校已通知“周末雙休”。另外,從網絡動態來看,還有不少IP地址為河南、安徽、河北的網友也反映,有很多市的高中都開始通知,周末將實行“雙休”。
圖源:社交平臺
看到外地新聞刷屏,成都不少家長也在熱議此事。我們也查了成都相關規定:
2020年,在成都市教育局發布的《關于調整2020年春季學期中小學教學時間安排的通知》中,明確提到要“嚴格控制補課”,除高三畢業年級外,其他年級原則上不得占用周末和節假日集體補課。
2021年12月,成都市教育局在《關于規范普通高中法定節假日補課行為的通知》中,依然強調: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元旦、春節、清明、勞動、端午、中秋、國慶)期間,全市普通高中學校高一至高三年級一律不得補課。
我們也詢問了多所中學的學生,有學生告訴我們,目前學校的高一、高二是雙休,高三學生周末會上自習,但原則是學生自愿。
也有一些學生表示,學校高一、高二的寄宿生是周六下午放,周日下午返校。還有學生表示,學校的高三是兩周一休。“還有些同學周末留校,學校會安排上自習。”
在我們咨詢中,也有學生反映,近日,郫都區、龍泉驛區的部分學校也相繼傳出要執行“雙休”的通知。
周末兩天就該休息,這既是規定,也算是常識。然而,上述城市在明確高中周末雙休后,卻在家長中引發軒然大波。
在杭州,高中雙休遭到了部分家長的明確反對,有家長寫下了4點理由和2點建議,投訴到了當地市民問政平臺。
其余城市也有家長明確反對。有長沙家長直接發帖表示反對,認為多休一天,不利于“維持正常的教學進度”。在湖南的意見調查中,支持雙休和反對雙休的家長占比,大約10比7。
總結起來,反對者們的意見主要有這幾點:
第一,高中生并非每個孩子都能做到自律,到校自習會更加集中注意力,有規劃性、提升效率,免受家人、電子產品等干擾;
第二,如果集體雙休,有錢的家庭可以上培訓班,沒錢的就上不起,并不能體現教育公平,“現在(不雙休),學校提供場地,老師無償答疑,這才叫教育公平”;
還有很多家長都提到的一點,高考是全省乃至全國的競爭。杭州推行高一、高二周末雙休,但省內其他城市、全國其他城市卻沒有規定,對于杭州的孩子來說,這也是不公平。
這部分家長認為,如果要周末雙休,不要“一刀切”,實行自愿原則,“要休息的自己休息,要去學的自己去學。”
我們也就周末雙休的話題,跟成都的校長老師們聊了聊。
有校長就表示,高中雙休,學校面臨的最大阻力就是“眾口難調”。“曾經我們的雙休也被家長投訴過,說人家隔壁區都要上課,咋你們學校的老師就非要周末雙休?”
老師們的意見其實相對統一,“大家當然支持雙休,本來就是合法的休假權利。”也有部分老師表示“心態有些為難”,“我們當然希望周末休假,但也擔心我們不補,其他學校補了,到時候升學率吃虧,畢竟那可是重要指標。”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也在持續關注“高中雙休”的話題。
熊丙奇表示,去年,針對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違法違規、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教育部開展了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活動,其中,高中單周雙休,就屬于被整治的違背教育規律的功利化違規行為。“這種行為本身既擠占教師、學生的休息時間,增加師生的壓力與負擔,又加劇高中教育的劇場效應,被整頓并不意外。”
所以,在熊丙奇看來,高中實行周末雙休,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不存在部分學生自愿放棄周末雙休的選項,這就是規范辦學的基本要求。
對于家長們的升學顧慮,熊丙奇也表示了充分理解,但也更希望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更長遠發展。“學生一直‘圈養’在校園里,圍繞考試而學習,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現在很多學生脫離社會、脫離生活,讓不少高中生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生活的意義。比如《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的藍皮書顯示,高中生抑郁檢出率為40%,“各位家長不妨捫心自問,是愿意要一個不健康的學霸,還是一個健康的普通孩子呢?”
與此同時,熊丙奇認為,落實高中雙休,既要疏導家長的心結,也要看到家長的痛點需求,比如加強對家長的家庭教育引導,糾正“分數至上”的認知偏差,充分發揮各地“教聯體”的作用,為“雙休”后的學生提供有意義的去處,也要為存在困難的家庭提供足夠的相應支撐,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