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Jaden編輯|Cong
中國一汽與零跑汽車的合作終于落地。
3月3日,中國一汽與零跑汽車同步發布消息稱,雙方已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技術融合、聚集優勢資源、共同提升產品競爭力,以共同應對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浪潮下的行業競爭。
中國一汽董事長邱現東與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共同出席了在長春舉行的簽約儀式。
根據發布的消息,中國一汽與零跑汽車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戰略合作分兩個維度,一是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在研發領域的技術積累,共同開展新能源乘用車聯合開發及零部件合作,通過雙方的技術融合共同提升產品競爭力;
二是雙方進一步探討深化資本合作的可行性,通過資本合作,使雙方實現全產業鏈資源協同。
中國一汽作為中國汽車工業領軍企業,這些年也在堅定推進“ALL IN”新能源戰略,全方面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2023年,一汽在自主新能源轉型進入攻堅期,“兩個全部,一個停止”的戰略,即將所有技術創新投入和新增產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車,同時停止傳統燃油車技術和產能的新增投入。
2024年一汽全年交付量突破320萬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勁,實現躍遷增長。1月份,中國一汽“紅旗”“解放”“奔騰”三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售20216輛,同比增長166.14%。
其中紅旗品牌連續七年銷量實現正增長,今年1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6.9%。
首款搭載天工純電平臺和九章智能平臺的中大型豪華純電SUV車型天工08于年初上市。2月底,天工平臺的首款轎車天工05上市,并搭載高階智駕。在新車型的助力下,紅旗必將迎來更快的增長。
解放品牌1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76.9%。奔騰品牌1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614.6%。
其自主研發體系技術是一汽的核心優勢之一,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儲備,構建了天工純電、鴻鵠混動、九章智能三大技術平臺,涵蓋智能駕駛、清潔動力等9大領域。
同時,一汽明確全面發展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 3 條技術路線,在各路線聚焦重點掌控關鍵核心技術,并做好研發、產能、生態三大領域的全面布局,力爭實現新能源市場份額和銷量占比的“兩高”目標。
2025年一汽的目標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 145 萬輛,自主品牌占比超 50%。未來5年一汽將持續投放32款新能源車型。
作為科技型智能電動車企,零跑汽車堅持技術立企、全域自研,通過高附加值零部件自研自制,以技術創新在行業內站穩腳跟。
2024年,零跑汽車交付量近30萬輛,同比增幅達104%,超額完成年度25萬輛目標,同時成為了繼理想之后第二家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出色的市場表現使其備受關注。
根據零跑發布的2024年盈利預告,零跑汽車預期2024年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05億元,同比增長達到80%。
在勢如破竹的增長態勢下,朱江明公開表示,2025年零跑將挑戰50萬年度銷量目標。這也意味著其漲幅將超過70%。
剛剛過去的2月,零跑交付25287輛新車,同比增長285%。
零跑常被比喻為“新能源領域的豐田”,高性價的成本控制和明確的市場定位,是零跑汽車產品成功的基礎。
此前朱江明曾經透露過零跑成本控制的秘訣,比如占60%成本的零部件是自研自制,可以極大節省成本;另外,還從產品的平臺化方向,讓每一款的零部件采購數量最多。除了非通用部分,共享的零部件達到了88%等等。
在出海方面,零跑也走在中國汽車行業的前列。2023年10月,Stellantis宣布出資約15億歐元獲得零跑汽車約20%股份。Stellantis是由標致雪鐵龍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各出資50%組建的全球性車企。
在與Stellantis合作后,零跑汽車也開始向海外布局。自2024年9月在歐洲及其他地區銷售以來,零跑汽車已在歐洲13個國家建立了400多家銷售網點,計劃到2025年底拓展至500家。
下周,零跑將推出新一代智能駕駛系統LEAP 3.5,實現城區領航輔助功能;10到15萬的B系列首款車型B10也將預售發布,高配車型搭載激光雷達與高算力芯片,以智能化配置撬動這個最大的細分市場。另外,零跑將在今年推出3款B系列車型,并在全球范圍內上市。
可以預見的是,在技術、產品、出海與合作等多方面的進展,也將助其銷量繼續沖刺新高。
當前中國新能源滲透率已超50%,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本次《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進一步推動了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深度融合,但也還有很多細節問題待解。
其實在新能源技術層面的合作中,雙方其實都不缺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技術儲備。所以雙方將以怎樣的方式合作,如何分工?合作哪些車型,以及如何與各自現有的車型規劃拉來差異化競爭?
另外,雙方合作的車型品牌定位,是沿用紅旗的高端還是零跑的品價比?是否為了平衡定位和拉開差異,會有全新的品牌誕生?
在出海層面,一汽在海外已經布局多年,商用車、乘用車兩手抓。零跑也已與Stellantis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在海外的渠道體系是否會共享,以及以怎樣的方式來合作?
另外還有更多資本層面的問題如何執行,又將如何影響雙方的產業鏈資源的協同整合?
更多細節,在下周的零跑發布會上,朱江明或許能給出一些解釋。
但不管怎樣,央企車企與新勢力“技術研發+資本合作”式的強強組合,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這在整個中國行業,都是里程碑式的存在,也將給中國汽車行業乃至所有產業一個全新的范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