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2025年全國兩會在融融春意中拉開帷幕。代表委員們“冒著熱氣、帶著露珠”的提案,備受矚目,其中,多位代表委員十分關注“網紅兒童”相關議題。
“讓兒童過早地卷入商業活動,是否會妨礙其身心健康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李紫微代表發出疑問;“一些家長和傳媒機構正在將兒童物化為‘流量工具’”,全國人大代表宋亞平直陳當下“網紅兒童”“啃小”現象的風險與危害……代表委員們揭示“網紅兒童”亂象背后的隱憂,也展示出他們對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的關心與關懷。
“網紅兒童”亂象的背后,是流量至上思維作祟和對兒童權益的習慣性漠視。不久前,某4歲小網紅就因為被父母安排擺拍,在視頻中被絆倒大哭而引發網絡熱議。這也揭開了當下網絡世界中“兒童成為流量變現工具”的隱秘一角——在這些網絡視頻中,孩子看似是視頻中的主角,但實際上他們缺乏自主表達的能力,處于被動地位,往往成了他人操控下的對象。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視頻拍攝者有時甚至會突破應有的界限,采取一些不太恰當的手段。當童年在流量的催化下異化,孩子也容易在物欲橫流的環境中被迫早熟,很可能在利益交織中價值觀逐漸扭曲。
對此,進一步討論以凝聚共識是必要的,這也是值得在全國兩會共同商議的重要議題。比如從平臺的角度出發,全國人大代表黃海文認為,平臺在運營過程中,對賬號主體、發布內容等應當嚴格把關;全國人大代表張曉表示,檢察機關可以與相關部門共同探索建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實現更精準的監管。從青少年自身來看,全國政協委員柳玲玲在接受中國少年報·未來網采訪時直言,“要有效規范網紅行為,教育和引導青少年遠離網紅誘惑,避免盲目崇拜和模仿”……
讓我們共同期待全國兩會上傳來更多有助于守護“網紅兒童”權益的新聲音,也期待社會各方攜手兜住孩子歡樂的童年,守護那份難得的純真,也切切實實為數字時代的孩子系上“安全帶”。(魏平 陳自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