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潤物,師德潤心。3月3日,華青教育集團閆洪全總校長走進青島嶗山新世紀學校,為全體教師帶來一場務實深刻的師德培訓。閆校長以“師道尊嚴”為核,質樸解讀了新時代的師德內涵,為教育者們加固了泛海之舟。
閆校長用“師德是什么”的叩問開篇,從當下社會與教育的突變出發,用“從教即師德”“德要配位”作鳴音之錘,直擊在場“師心”。隨后,他從以下幾個維度對師德進行了深度剖析,幫助教師厘清了觀念,明確了方向。
底線層:
堅守尊嚴,忠于人品,恪守規矩
“師德不是蠟炬成灰,不是拋家舍業,不是自我迷失。”閆校長強調,教育需要責任,但責任不能變成無邊界的犧牲;師德需要敬業,但敬業不應以透支幸福為代價。隨后,他著重從“利他”的角度談到,師德還意味著要時刻忠于“好的人品”,好人自有好師德。
溫度層:
愛為根本,責任為支撐,承諾有真章
“沒有用愛解決不了的問題”,是閆校長在闡述師德是愛與責任時,反復強調的一句話。溫度層的師德,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是以“父母心”去關懷,以“愛的藝術”去育人,是對教育本質的回歸。
成長層:
持續精進,價值實現
“教育在育人,師德不僅僅是道德范疇。”他指出,真正的師德,不止于品行端正,更在于專業能力的持續提升。好老師不僅要有愛心,更要有能力。在成長層,師德是優秀。教師不僅要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更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教育者。
師德更是生命的價值回響。閆校長坦言:“當教師能說出‘累并快樂著’,便是找到了職業與人生的平衡。”他用一個學生銘記好師德老師的具體場景,詮釋了師德的終極意義——教育的幸福,是雙向的成長,它在學生的成長回眸里,更在老師的自我審視里;這才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價值實現。
青島嶗山新世紀學校逯揚校長在復盤時,感嘆道:“閆校長的培訓既有一線教師的務實性又兼具教育家的理性。”她提醒老師們要深入理解并踐行總校長闡述的師德內涵,抱著積極向上的心態,時刻警醒自己要有底線思維,去無怨無悔、無畏無懼地做好教育的本分。
未來,青島嶗山新世紀學校全體教師愿以敬畏之心守護教育,以平和之態滋養生命;讓師者之德,成為用腳步丈量出的教育溫度,沁潤每一寸成長的土壤。以德為舟,在實踐中沉淀智慧,共赴教育的星辰山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