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即將召開,2025 年經濟增長目標究竟定多高,這是不少關心經濟的朋友重點關注的話題。比如,大多數人預期 2025 年 GDP 增速仍會定在 5% 左右。
但在我看來,與經濟增速 5% 這個目標相比,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目標甚至更為重要。換句話說,2025 年我們固然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速,但除了 GDP 增長之外,也需要適度的通貨膨脹。
可能有的朋友一談到通貨膨脹就談虎色變,認為通貨膨脹會給老百姓的消費帶來更高的成本。
其實,整個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全社會都不消費,那就意味著所有的投資最終都會過剩。這也意味著大家所在的企業、所處的生活環境可能都會面臨困境。
以 2024 年為例,我們實現了 5% 的 GDP 增長目標,然而全年的通貨膨脹率僅為 0.2%。要知道,在 2023 年年底或者 2024 年兩會期間,當時設定的 CPI 通貨膨脹目標是 3%。最終的結果是,GDP 目標達成了,但 CPI 通貨膨脹目標卻沒有實現。
這導致了什么情況呢?可能整個社會進行了大量投資,GDP 總量增加了,可社會中的各個主體都感覺掙錢不易。也就是說,只有數量上的增長,卻沒有效益上的提升。
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數據來說明: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4 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 2023 年下降了 3%。這意味著,盡管 GDP 增長了,生產出了更多的財富和產品,但從企業總體情況來看,尤其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其利潤實際上是減少的。利潤減少,自然會對上市公司的股價產生壓力。
對于企業而言,企業員工的就業崗位、收入、年終獎等方面肯定都會受到影響。當然,反映到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身上,就會讓人感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最終卻沒賺到錢,這就是 CPI 對我們產生的影響。
談到 CPI 和經濟,就如同一個人一樣。一個健康的機體需要保持一定的體溫,我們固然害怕發燒,但并不意味著體溫越低越好,只有保持適當的體溫,才能保證機體健康地進行新陳代謝。
經濟也是如此。我想,對于 2025 年 5% 的經濟增長目標,如今絕大部分人都相信最終能夠實現。但我更關注通貨膨脹是否能夠回歸到適度水平。如果每個月的通貨膨脹率都在 0.1%、0.2%、0.3% 這樣的通縮邊緣徘徊,那么即便 2025 年 GDP 最終能夠實現目標,大家可能又會經歷辛苦卻不賺錢的一年。
免責聲明: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于市場公開信息,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