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3期】
為進一步推動“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強源頭治理,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實現矛盾化解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預防的轉變,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近日,沙洲法庭結合案件具體情況,分別走進馬橋鎮荷塘村、南洞鄉山聯村、文明瑤族鄉沙洲村,力求共同做好糾紛排查、前端化解工作。
協同聯動,打通家事糾紛化解“最后一公里”。聯合各方力量審慎處理家事糾紛,深入了解糾紛根源,用心用情做好案件審理工作。針對某村當事人離婚糾紛,1月17日,聯合鄉鎮干部至當事人所在村委會,深入了解雙方家庭情況,著重找尋當事人之間的矛盾根源、了解家庭經濟情況及小孩生活等問題,借助村委會的群眾基礎,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作用,妥善處理案件,避免矛盾激化。
信息互通,探索建立“預防為先、聯調聯動、依法治理”的群體性糾紛化解模式。涉民生類系列案件往往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需通過跨部門協作、全過程介入,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2月27日,至所涉案件所在鄉鎮,與鄉鎮干部溝通協調,了解情況、信息共享、整合力量,達成“調解優先、訴訟兜底”的統一思想,提前預測衍生風險,提高案件辦理質效。
聯動調解,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資源整合、關口前移、多元共治,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2月28日,與文明瑤族鄉政府一同組織一起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案件當事人開展座談會,做好釋法明理工作,以促調解,切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
法院與鄉鎮協同聯動機制的深化,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汝城法院沙洲法庭將持續通過“巡回審判+普法課堂”活動,圍繞民法典有關借貸糾紛、侵權責任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熱點問題以案釋法,通過資源整合與科技賦能,以更高效的手段守護公平正義,以更溫暖的姿態服務人民群眾,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鄉村、法治鄉村注入強勁動力!
「供 稿」肖慧恣
「編 輯」譚 娟
「一 審」唐盼霞
「二 審」胡敏剛
「三 審」張 梁
01.
02.
03.
04.
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