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A股是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板塊的天下,各種大牛股、大妖股層出不窮。
而回想前幾年,新能源車、鋰電池、鋰礦等公司的火爆程度,跟當下的AI和機器人公司相比,完全有過之而無不及。
“鋰礦取代石油”、“有鋰走遍天下”的口號在當時喊得震天響,只要跟鋰相關,股價翻個十倍八倍都是小意思。
鋰價暴漲,天齊鋰業暴漲12倍
2020-2022年,在鋰電產業鏈轟轟烈烈的大行情中,天齊鋰業成為當時的超級大牛股,從2020年5月的不到11元,漲到了2022年7月最高的144元以上,漲幅高達12倍以上。
天齊鋰業是國內頭部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控股了全球最大硬巖型鋰礦澳大利亞格林布什鋰礦,參股了智利SQM等鹽湖鋰礦產資源,是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生產商。
因此,天齊鋰業股價跟鋰價高度相關。
2021年之前,在國內新能源車爆發的前夜,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為每噸8萬元左右,甚至時不時更低。
2021年,隨著新能源車產能大爆發,當年年底電池級碳酸鋰暴漲到每噸近30萬元。
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繼續上漲,當年11月盤中最高突破每噸60萬元,驚呆全市場。
2023年之后,新能源車行業內卷加劇,供需關系發生逆轉,當年年底電池級碳酸鋰暴跌到每噸10萬元。
2024年,電池級碳酸鋰由暴跌轉為陰跌,從年初的每噸10萬元跌到了年底的7.8萬元附近,目前為7.5萬元左右。
國內的碳酸鋰期貨是2023年7月上市的,上市之后即單邊暴跌,彼時做空碳酸鋰的投資者收益十分巨大。
天齊鋰業從2020年開始股價緩步上漲,2021年迎來轟轟烈烈的主升浪上漲行情,當年正是國內新能源車產能大爆發的一年。
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4月,天齊鋰業股價雖有階段性下跌,但在之后又被鋰價的上漲帶飛,與2022年7月創出歷史最高股價144.22元,較2020年低點暴漲12倍!
股價跌幅巨大,業績暴大雷
在這之后,隨著碳酸鋰價格的快速回落,天齊鋰業股價便一蹶不振,2022年年底的股價比高點就接近腰斬。
隨著鋰價的進一步暴跌,天齊鋰業2023年和2024年分別下跌27%、39%。大盤指數在2024年9、10月份出現暴漲,讓天齊鋰業股價有了一定反彈。
在這之前,天齊鋰業股價年內跌幅已經高達55%。
2024年,天齊鋰業股價跌幅如此之大,其實也在提前反映業績情況。
2025年1月24日,天齊鋰業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虧損71億-82億元。
而2023年,天齊鋰業的業績是盈利近73億元。
從大幅盈利到大幅虧損,天齊鋰業爆了一顆超級大雷。
73億的虧損放在全行業是什么概念?
根據一些機構對電池和能源金屬上市公司2024年業績的盤點,有45家企業虧損,合計虧損234.36億元-292.6億元,每家平均虧損5.21億元-6.5億元,虧損最多的正是天齊鋰業。
結合天齊鋰業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57.01億元的財務數據,天齊鋰業四季度將要虧損14億-25億元,呈現虧損擴大的狀態。
另一家A股鋰礦龍頭贛鋒鋰業,2024年虧損至少14億元,雖然也屬于十位數巨虧的級別,但比天齊鋰業還是少多了。
天齊鋰業把巨虧歸因于鋰產品的市場價格大幅下滑,重要的聯營公司SQM 2024年度業績將同比大幅下降,對一些氫氧化鋰項目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匯率變動損失等。
根據公開信息,天齊鋰業2024年對相關資產進行了全面的清查和分析,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高達21.63億元,其中包括二期氫氧化鋰項目相關資產減值14.12億元。
這一把資產減值就能頂同行贛鋒鋰業全年虧損,可見天齊鋰業有些悲催。
跌光1800億,30多萬股民虧麻
當然,最悲催的是天齊鋰業高位入場的投資者。
數據顯示,2022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天齊鋰業股東從20萬左右暴漲到31萬以上。
天齊鋰業的股價正好是在這個時間段內達到歷史最高價144.22元,也就是說大約11萬股東在歷史最高價區間內高位站崗了!
之后的幾年,天齊鋰業股東人數一直沒有太大變化,股價卻一度暴跌超過83%,很顯然由大量機構跑了。
盡管目前股價較去年低點有所反彈,但天齊鋰業目前市值距離歷史高點依然蒸發超過1800億元。
如果說虧50%會讓人虧哭,那么虧80%就會讓人虧成心如死灰,俗稱“虧麻了”。
因為虧80%意味著漲5倍才能回本,難度何其巨大。
根據股票軟件的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也就是天齊鋰業這幾年股價最低點附近,公司股東人數為32.6萬人。
根據天齊鋰業2025年2月20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中披露的數據,截至2025年2月10日,公司A股股東數為28.72萬。
也就是說,過去5個月左右,天齊鋰業股東人數減少了大約4萬名。
這單時間,天齊鋰業股價在30元-44元之間震蕩,應該是有不少人在2024年“十一”那波大盤暴漲行情中趁著上漲賣掉的。
沒賣的股東,大概率繼續“虧麻”。
鋰礦公司巨虧,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電池、電動車出貨量雖然越來越多,但中下游產能的擴張趕不上鋰礦開采量的擴張。
中國的鋰礦企業,過去幾年在全球范圍內大舉擴張,在非洲、澳洲、南美洲買了太多的鋰礦,但由于海外營商環境等原因,也承擔了大量風險,這也是其業績虧損的一個原因。
作為新能源車上游行業,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雙雙巨虧,而中下游巨頭卻贏麻了。
中游的寧德時代預計2024年凈利潤490億元-530億元,同比增長11.06%-20.12%;下游的比亞迪預計2024年凈利潤391.43億元,同比增長30.3%。
從新能源車上中下游格局來看,目前體現出來的是上游最差,中游和下游要好多了。
盡管中游和下游內卷嚴重,但頭部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可以憑借科技實力、規模優勢獲得議價權優勢,不斷降低成本,但上游企業卻做不到。
這種情況下,鋰礦類公司或許長期面臨著“被動挨打”的局面,天齊鋰業們的股東們,或許一直會處于“虧麻”的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