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醒,橫瀝島業主的天塌了!
有消息傳出,橫瀝島的第一所學校、在建的48班小學將引入金隆小學,而不是橫瀝島業主所期待的名校。
消息一出,橫瀝島業主們都炸了,如今小紅書上鋪天蓋地都是對橫瀝島“名校變村小”的討伐。
橫瀝島業主,真的被背刺了嗎?
一所學校
令橫瀝島業主集體破防
實際上,金隆小學的整體實力并不差。
作為南沙老牌公立小學,金隆小學曾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整體教學實力屬于“中上梯隊”,曾經也是南沙家長擠破頭都想送孩子入讀的學校。
同時,網上也有消息傳出,并非引入金隆小學,只是由金隆小學幫忙統籌開辦,最終會交付給其他學校。
雖然目前所有的消息均未有官方定論,但從業主們的反應來看,業主的憤怒并非單純源于學校品牌,而是對規劃層級降格的恐慌。
正如小紅書上一名業主所言:
其實大家都知道掛牌名校不一定會很好,但起碼是集團學校管理,再差也會有個底線。
引入一個本土學校不是說它不好,而是針對這個宣傳高大上的CBD橫瀝,是不是有些資源錯配?
畢竟,作為廣州南沙“國際金融島”的核心區域,橫瀝島自開發之初便承載著“灣區封面”的定位。
近年來,隨著橫瀝島上的高端配套如國際金融論壇、中山一院南沙院區、地鐵18號線等先后落地,業主的信心也一步步增強。
可以說,橫瀝島如今只差名校和超級商業,就補齊了灣區封面從藍圖走向現實的拼圖。
根據規劃文件顯示,島上首批教育設施包括一所48班小學和一所54班九年一貫制學校,總投資超11.65億元,將參照靈山島尖的灣區實驗學校等標桿項目,引入“廣州排名前十名校資源”。
但在拔高板塊發展預期、承載了業主們的高期待后,卻傳出引入金隆小學的消息,
業主們的憤怒,并非僅僅因為金隆小學的“名頭不夠響亮”,而是因為這種落差徹底擊碎了他們對“國際金融島”的想象。
畢竟,教育的降級,往往意味著區域價值的降級,而這種降級,最終將由業主們買單。
這種落差感,才是“壓死”業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千億橫瀝島
不配擁有一所名校?
說句公道話,如若真的引入金隆小學,確實有點委屈了橫瀝島。
在我看來,橫瀝島值得更好的教育資源。
一方面,教育配套一旦跟不上,容易引發一連串的信任崩塌。
橫瀝島作為南沙房價“天花板”,高峰期房價曾站上4萬/平。
加上橫瀝島規劃的高定位,片區的業主主要以外區高收入人群和深圳投資客為主,這類人群對教育資源的敏感度和要求恰恰是最高的。
要知道,在二手市場中,教育配套與片區的二手房溢價能力形成強掛鉤。
正如微博上一名業主所言:“我們花幾百萬從市區和深圳過來,逃離了村小,難道是為了跳進另一個村小?”
一旦教育質量沒跟上,引發業主“出逃式”的拋售,那么橫瀝島花了6年時間才建立的價值信仰,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崩塌。
另一方面,橫瀝島需要更好的教育資源,這不僅是業主們的呼聲,更是區域發展的必然選擇。
橫向對比周邊板塊,橫瀝島的教育配套已顯弱勢:
靈山島尖有灣區實驗學校和廣大附中南沙實驗學校、連亭角都引進了廣外附屬。
但面對大部分業主最重視的教育配套,橫瀝島卻一直表現得不緊不慢。
由于島上學校建設進度較慢,此前業主子女一直借讀在靈山島的灣區實驗學校和明珠灣小學。
若接下來橫瀝島僅依賴本土學校,將難以突破“教育洼地”標簽,進而削弱其“國際金融島”的戰略吸引力。
不僅如此,橫瀝島的教育短板,遠不止一所學校能夠補齊。
目前橫瀝島共計12個在售樓盤,總戶數為14193戶。根據官方預測,橫瀝島將在今年達到約4萬人的常住及職住人口,學位需求約為7200人。
根據規劃,橫瀝島共規劃12所學校,包含7所幼兒園,1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
但如今,僅有一所48班學校建成,預計今年移交。另有一所54班中小學在建,預計明年移交。
54班學校規劃圖
島上日益嚴重的學位缺口、以及如何提升橫瀝島的教學能級,都是橫瀝島急需解決的問題。
對于橫瀝島而言,比引入一所名校更重要的,是構建可持續的教育生態——
這不僅是業主的訴求,更是一座“國際金融島”應有的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