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年前,我去科興科學園找一位小姐姐。科興的另一個名頭,是深圳加班第一樓。在臨近園區的路口,我隨手拍了張照片發過去,告知她我到了。照片的右上角是天空,太陽的余暉尚在,天空碧藍如洗。
“要不是你給我發照片,我都不知道今天的天這么藍”,她碰面時特意跟我提起這一點。她吐槽自己加班嚴重,從早到晚被困在格子間里,“每天連天空什么樣子都不知道”。
可惜,她跟上司打好招呼,下樓與我見面時,已是晚上7點,天色已經全暗,園區里的幾棟高樓發著冷森森的白光,她沒能親眼看到那么藍的天。跟我聊了不到一個小時,她又匆匆趕回辦公室加班。
她那句“今天的天這么藍”刻進我腦袋了。它如此具象化地抵達牛馬生活的內核——對很多打工人來說,陽光、好天氣也是奢侈品,即便這個城市從來不缺陽光和好天氣。
或許,這也是刺激我敲下以下文字的原因。仍然有很多都市嗎嘍,不愿意放棄陽光和好天氣。工作日大家能做的不多,只能趁著中午這點時間,跑到寫字樓附近的公園里,擁抱老樹和太陽,或者在干燥的草坪上躺一躺,曬曬自己微涼的“尸體”,以求下午在格子間做個活人。好在,深圳的公園恰好足夠多。
格子間之外的世界
標題里“午休天堂”四個字,我是偷小布的,她在小紅書上,就是用午休天堂形容來香蜜公園的。
2月份的某個周一,我和小布一起,在她的“午休天堂”溜達了一大圈。小布是個氣質瀟灑的年輕女孩,她的“午休天堂”——香蜜公園位于車公廟附近,火遍小紅書的“深圳最美結婚登記處”,就在這個公園里面。因此,走在公園里,總能看見戴著頭紗、打扮美麗的女孩挽著穿戴一新的男孩,旁邊還跟著舉著單反的攝影師。
工作日中午的香蜜公園很熱鬧,湖邊、長椅、草坪上長滿了年輕人。這也難怪,寫字樓密集的車公廟,中午可以向香蜜公園輸送一大批牛馬。
湖邊草坪上,一簇一簇的月季長成了橢圓形的灌木叢,鵝黃色的碩大花朵,飽滿稠密地綴在枝葉上,“我很喜歡這里的花景,就是今天天氣不太好”,小布說。如果不是約了我,她通常會帶一張野餐墊,鋪在草坪上,再打開飯盒,就著四周的景色下飯。吃完飯,接下來的就是她的放空時間,她會帶一本書,最近讀的是韓江的《素食者》,上一本是伍爾夫的《一間只屬于自己的房間》,她喜歡文學類的書,中午翻翻書,也能幫她戒斷一會兒手機。
“其實中午躺在公園,也不太容易睡著,就是放空一下。這跟看書有點相似,都是在庸常生活之外,找到一個比較安靜、獨立的小世界。”
香蜜公園附近的一棟寫字樓,是小布工作三年多的公司,大學畢業后,小布一直在這里上班。像小紅書上那些“工作前vs工作后”的精神狀態反轉一樣,步入職場沒有太久,小布染上了一身班味兒,“總是很不開心”,也會“翻來覆去想自己的價值是什么”。
小布發現,打工人要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可太難了,她一天到晚忙得打轉,但做的都是瑣碎機械的螺絲釘工作,“剛畢業的人,老是想著在工作中證明自己,可你就是一顆螺絲釘”。
最近這一年多時間,公司業務受到大環境影響,小布這顆螺絲釘才稍微閑一點。“螺絲釘”放棄了掙扎,不再試圖從工作中尋找價值,“把自己該做的做好,不要想太多。把時間留給自己,在工作之外尋找生活的樂趣,比如來公園走走,周末好好出去玩啊”。
小布喜歡的一個播客賬號,曾分享過這么一個觀點,“GDP的斜率等各種要素影響了不同代際看待人生、看待經濟的底色”。通俗一點解釋,就是年輕人剛步入社會時,身處的社會形態,會影響她這一生面對很多問題的觀念和態度。小布很認同這一點,她步入職場,面對的是一個高度內卷的社會,她所在的行業也在往下走,她很難像70后、80后那樣,認同“努力就能改變一些事情”。如何過好自己的生活,是小布更關心的人生命題。
來公園午休,小布是在去年澳洲的一次旅行中,受到的啟發。當時是工作日的下午,在墨爾本市區的大草坪上,大把的年輕人都在隨地大小躺,有些人還隨身帶著筆記本,“可能上班比較自由吧”。墨爾本人自由舒展的狀態感染了小布,“忽然覺得,這才算活著,而不是在格子間里面重復,沒有享受過生活”。
也是從澳洲回來后,小布買來墊子,把香蜜公園作為體驗另一種生活的芳草地。
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
困在寫字樓里,錯過陽光和好天氣的遺憾,不止一個人同我講過。一名前同事離職時,選擇在中午離開公司,下午她在微信上感慨,“終于曬到下午三四點的太陽”。
除了吸血鬼,恐怕沒有多少靈長類動物不愛陽光。深圳這個地方,一年中有一半時間熱得讓你懷疑人生,可也有將近一半時間,是陽光充沛、不冷不熱的好天氣。問題在于,你我打工人有沒有時間去享受這些。
徐粼在福田中心區上班,她喜歡曬太陽,“冬天在辦公室里總覺得冷,中午曬足了太陽,整個下午身體都是暖的”。
冬天的工作日中午,到附近的蓮花山公園逛逛,徐粼形容其為“偷到小半天周末的感覺”。“大多數周末,你可能不會單拎出時間出門曬太陽,反而是周中的午休時間固定。”
曬過一中午的太陽,徐粼感覺“心情完全轉換”。如果沒有“偷得的小半天周末”,徐粼周一到周五的日子一成不變,能稱為驚喜的大自然獎賞,是偶爾從廁所窗戶里看到的美麗日落。
我也喜歡曬太陽,去年冬天有段時間,我喪得要命,情緒低落、郁郁寡歡,我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好像生活沒有出什么問題。我想出去玩,我感到遺憾,上班這么久,我沒有裸辭過,沒有GAP過,我的休假從來沒有超過一個星期,我沒有空窗期,我總是擔心找不到下一份工作。詹青云說,“到底什么樣的前程值得把四季都錯過”。前程,這個東西我好像也沒有過。
那段時間,我對曬太陽的渴望到了變態的地步。就像被帶離牌桌的賭徒,進了戒毒所的癮君子,抓不到小伙子的黑山老妖……哪天沒有太陽,我眼里的一切都是黑白色的,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氣。只有每天中午在太陽下走走,看看綠樹和藍天,風吹在臉上,我的命才有續上來的感覺。謝謝陽光,帶著我又活了過來。
科學也證明,曬太陽、逛公園,確實能讓人的心情變得更好一點。
研究發現,在陽光較為充足的季節,人體內血清素周轉率相對較高。血清素,醫學上也叫5-羥色胺,是一種可以影響情緒和心理狀態的神經遞質,足夠的血清素在神經系統中的循環,就能促進情緒穩定、情感調節和認知功能,讓人感覺愉悅和幸福。
去年,《心理學前沿》中的一篇論文提出的“20分鐘公園效應”,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這篇論文的研究人員,通過檢測參與者唾液皮質醇來監控人體壓力水平,參與者身處自然環境21-30分鐘時,壓力會有明顯地減輕。
一千多年前,詞人歐陽炯在一首膜拜成都春天的詞里寫道,“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 歐陽炯肯定不知道5-羥色胺、唾液皮質醇,但這不影響他曬太陽,在享受春天這事兒上,古人應該比都市嗎嘍自覺得多。
公園里的不同活法
在工作日的公園草地上,躺著休息的也不只是寫字樓嗎嘍,你能看見建筑工人、外賣員。也有朋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過,失業期間她每天選擇去公園大小躺。這種零成本的生活享受,在都市里可不常見,這也是公園存在的偉大意義之一吧。
人才公園綠地上,休息的建筑工人
一個高度秩序化的商業社會里,我們的衣食住行由消費能力決定,自然資源的分配也得按付費高低排序。“大城市里連陽光都是要收費的”不是一句瞎話。在租房市場上,陽光、通風、視野都標好了價碼,窗戶大小是兩個價格,朝南朝北是兩個價格,樹景房與握手樓是兩個價格……
好在,只要走出家門,大把的公共空間是免費的。不花錢親近自然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你可以去大小梅沙,去梧桐山,去綠道,或者選擇city walk、露營。但相比之下,去附近的公園待著,恐怕是時間成本最低的一種,畢竟在深圳,時間就是金錢。
深圳有多少個公園呢?據深圳特區報今年1月份的消息,全市的公園總數達到1320個。如果你能抽出時間,至少有足夠的公園供你隨地大小躺。
除了牛馬,老人、小孩也是公園里的常客。不過,你在公園里,很少能看見躺著的老人,趴在草地上曬背的,靠在露營椅上打盹的……大都是活人未死狀態的脆皮嗎嘍,且全員i人,形單影只,只把頭埋在書或者手機里。
蓮花山公園里,擁抱陽光的大姐
中老年人們則多數呈慶奶狀態,即便是曬太陽,也要雙腿微曲,雙臂張開,對著陽光作出擁抱的主動姿態。況且,公園里,純粹曬太陽的老人可不多,他們要三五成群地聊八卦,要一展歌喉抒發胸臆……在蓮花山公園里,隨身帶著麥克風、音響,開啟個人演唱會的老年人不在少數,有個大爺五音不全,唱出來的字沒有一個在調調上,也不影響老人家自信放光芒,荒腔走板的歌聲穿過山林和湖泊,倒也有一種不顧死活的美感。
一展歌喉的阿姨與她的聽眾
果然最松弛的,還是有錢有閑的老年人。趙曉卉說,54歲是戀愛結婚最好的年紀,那時她有房有車,還有一年就退休了,有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好好談個戀愛。我覺得她想簡單了,55歲她能退休嗎,好不容易退休了,干嘛要浪費時間談戀愛啊,來公園唱唱K,曬著太陽五音不全,展示一把不顧死活的美,不好嗎。
即便處于i人狀態,待在公園里的小布和徐粼,也能得到不少人與人簡單碰撞后迸發出的鮮活氣息,這比彌漫在格子間里的活人微死感,可強太多了。
徐粼有做人類觀察的習慣,公司附近的公園里,一個擺攤老頭讓她印象深刻。老頭看起來頗具商業頭腦,在吸引小孩子買玩具方面很有一手,他還熱衷于打探市場消息,看見別人手里有意思的小商品,他會打聽東西在哪里買的,花了多少錢。如果遇到公園管理人員的驅趕,老頭便扯著嗓門吵吵鬧鬧,不肯離去。這些生存策略,也讓老頭長久地在公園駐扎下來。
徐粼還遇到一對從附近醫院里出來,到草地上曬太陽的母子,小男孩看起來生了病,母子倆的交流她聽不見,但媽媽的神情,還有兩人的交流狀態和動作,她看著心酸。當然也有很開心的事情,徐粼在公園里,碰見過香港乒乓球隊的隊員帶著家人一起在曬太陽。
小布在公園里收獲了一名“躺友”,是一名女孩。倆人彼此不認識,不過小布發現,她們總在同一塊草地上躺著,有一次她換了塊草坪,發現那個女孩也在。女孩主動跟她打招呼,從女孩口中小布才知道,原本倆人躺的那塊草坪當天在澆水。兩人碰面的次數不算多,對話的機會更是屈指可數,但小布還是覺得有點奇妙,她沒想到在草地上躺一躺,也能收獲一份輕盈且充滿善意的牽絆。
(備注:為保護個人隱私,文中人物為化名)
文丨黃小邪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